①脉象之一。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搏动部位较局限,节律不匀。见于惊恐及痛证。《脉经》:“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②全身经脉搏动应手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
似指成年女性的阴道。《素女经》:“女子阴深……五寸曰谷实。”
指心胸闷乱,眼目昏花之状。多属热证、实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高士宗注:“闷,郁也;瞀,目不明也。”
【介绍】:清医生。字恕子。四川叙永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秀才。志以医药济人,治学推崇喻嘉言,但不泥于一家。认为“学医贵在集众方之长而为己长”。临诊精思细察,处方遣药当机立断。兼善诗文,惜年未40
见《本草纲目》。为覆盆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下搭手。见该条。
【介绍】:见沈金鳌条。
病名。《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