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邕州事宜
论著。治理邕州羁縻州论文。一篇。北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撰。内称:应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之实际情况来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涉及今广西壮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物产、习俗者甚详,且多首次见于文献记载。其中谈及“峒首富足,峒民生事苟简”,有田子甲、马前牌、家奴及其所生产使用的桶子甲、长枪、手标、扁刀、桄榔箭、药箭、蛾眉小刀等。为研究北宋时期壮族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见于《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1397。
论著。治理邕州羁縻州论文。一篇。北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撰。内称:应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之实际情况来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涉及今广西壮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物产、习俗者甚详,且多首次见于文献记载。其中谈及“峒首富足,峒民生事苟简”,有田子甲、马前牌、家奴及其所生产使用的桶子甲、长枪、手标、扁刀、桄榔箭、药箭、蛾眉小刀等。为研究北宋时期壮族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见于《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1397。
见“夏河”(1848页)。
见“阿速江卫”(1223页)。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名见于《新唐书》。《新五代史》和《五代会要》记为啜米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率众附唐,
见“拔都”(1363页)。
古县名。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将原充国县南部境土析出置此县。成汉时(304—347),又将西充国县并入。因其初为“蛮夷”之地,故加“国”字。南朝梁时改为南部县,即今四川南部县地。
见“拓跋贺傉”(1361页)。
元曲家。又作蓝楚方。回回人。先世西域人。约生活在元代中后期。据说曾任江西元帅,有军功。与元散曲家刘廷信过从甚密,常相唱和切磋,时人喻为唐代之元(稹)白(居易)。善散曲,作品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构思奇巧,
即“独龙河”(1707页)。
见“贡布欧珠喇布旦” (996页)。
见“基诺族”(20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