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廷椿
清代湖南永顺司土官。号梁卿。土家族。彭元钲子。曾和族人彭允植等争土司位,在南渭州土知州彭凌高支持下,得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康熙十年(1671),吴三桂踞辰龙关,颁给永顺宣慰使印,旋将印交清廷,以功赏其子宏海总兵衔。清廷营建太和殿,采大楠木交辰州府运京,表其功,加10级。
清代湖南永顺司土官。号梁卿。土家族。彭元钲子。曾和族人彭允植等争土司位,在南渭州土知州彭凌高支持下,得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康熙十年(1671),吴三桂踞辰龙关,颁给永顺宣慰使印,旋将印交清廷,以功赏其子宏海总兵衔。清廷营建太和殿,采大楠木交辰州府运京,表其功,加10级。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分布在西藏西巴霞曲(河)流域北端比夏一带,人口仅数千人。传说系自天而降的女祖先列德罗登的后裔。包括比夏、夏波、米里和华多四个氏族。男子头戴板瓦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伊宁县东南约52公里处,海拔784米。北倚天山阿吾拉勒山,南临伊犁河。墓地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3.5公里。估计有墓250座,其中多数为土墩墓,少数封堆周围有石圈,个别封圈有石堆。大
壮族民间戏曲艺术。流行于广西、云南壮族地区。用壮语演唱,说唱合一。分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等种。师公戏亦名唱师,流行于广西河池、宜山、来宾、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清同治间(1862—1874)
1750—1799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致斋。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20,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始进仕途。因聪敏,颇有才干和善奉承,获乾隆帝赏识。由三等侍卫屡擢至总管内务府
元云南行省金齿宣抚司辖地之一。据《元史·地理志》载,其地“在镇西路(今盈江县)西北(今小江流域与江心坡一带)”,为景颇、阿昌等民族先民聚居区。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1278),隶金齿宣抚司管辖。时金齿
见“怛逻斯”(1501页)。
即“吴添半”(1076页)。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马尔康及绰斯甲地方土司官寨传达命令的人员。负责土司官寨来客的禀报,向※“叶什别”(小管家)领取缮食用粮,向土司或值日大头人报告百姓的诉讼及下达土司或大头人之仲裁。此职由7
见“契苾歌楞”(1566页)。
唐代壮族地区摩崖碑铭。简称《大宅颂碑》。唐韦敬辨撰。敬辨为澄州(今广西上林)首领,壮族,曾任廖州(今广西上林等地)刺史。碑完好,今存广西上林县澄太乡麒麟山麓石牛洞。刻于永淳元年(682)。碑高9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