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兵部中大夫

兵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兵部长官,亦省称为兵部,掌全国军务。下设小兵部下大夫、小兵部上士以佐其职,领武环率下大夫、武侯率下大夫、司固上士、司火中士、司辰中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 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


官名。《周礼》无此官。三国魏置五兵尚书,至北魏又有七兵尚书。《通典·职官五》说: “后周置大司马,其属又有兵部中大夫,小兵部下大夫,其职并阙。”可能与五兵尚书或七兵尚书之职相近。兵部中大夫正五命,任此职者见《周书·伊娄穆传》: “孝闵帝践阼,拜兵部中大夫,治御正。保定初,授军司马。”其副职为小兵部下大夫,所属有小兵部上士,正三命。又有武环率下大夫、武候率下大夫,司固上士、中士、司火中士、下士, 司辰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邮务佐

    邮务人员职名。见“邮政总局”。

  • 同判太史局事

    官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为太史局次官,造五官正以上艺业优秀资考较深者充任。

  • 大资

    宋朝资政殿大学士别称。

  • 朝议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吏部别置散官八郎之一,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朝又置为正六品上文散官。官名。唐朝和宋朝文阶官,正六品上叫朝议郎。金以后废。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吏部郎中》。

  • 门下督盗贼

    见“门下督”。官名,也简称门下督,汉置,掌侍从护卫。长官外出,侍从保护;长官在官府,巡察守护。《后汉书·舆服上》:“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剑,三车导;主簿、主记

  • 太子陵令丞

    官名。唐宗正寺所属有诸太子陵,令各一人,从八品下,掌守太子之陵。丞各一人,从九品下,所属有录事、府、史、典事、掌固、陵户。

  • 磬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磬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县政府建设科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裁建设局后置,以科长为主官。掌理交通、水利、农林、工程建筑、工商管理、矿冶、渔牧、合作、电气事业、度量衡。

  • 封桩上库

    见“封桩库”。

  • 天策上将军

    官名。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为酬秦王李世民平洛阳大功而特置,掌全国征讨军事,开府置属僚,九年省。五代后唐时,楚马殷亦依此故事,拜天策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