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从官

从官

① 亲近皇帝或国君的侍从官。②泛指长官所部僚属官吏。东汉诸公主、黄门、掖庭、永巷、御府、钩盾、内者等宦者官署皆置。


1、帝王的侍从官。《史记·黥布列传》:“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黥)布又大喜过望。”《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注:应劭曰:“从官。谓宦者及虎贲、羽林、太医、太官是也。”师古曰:“应说非也。从官,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后汉书·孝安帝纪》:“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为皇太子,改元永宁,大赦天下。赐王、主、三公、列侯下至郎吏、从官金帛。”《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近令从官古霸问湟阳主疾。”《汉书·张耳陈馀传》:“(李)良素贵,起,慙其从官。从官有一人曰……”

2、部下所属官吏。《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赵王姊出饮,从百余骑。李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李良。李良素贵,起,惭其从官。”

猜你喜欢

  • 左台

    官署名。左御史台、左肃政台省称。见“左御史台”、“左肃政台”。唐代武则天光宅元年,分御史台为左右台,左台掌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新唐书·百官三·御史台》注。

  • 散从官

    宋朝职役名。北宋初,职役有承符直、散从直、步奏官等名目,神宗元丰三年(1080),一律改称散从官。负责催收税赋、迎送官员等事,通常选三等以上户充。公人名。宋代州役之一,掌追催税赋、迎送官员等公事,分属

  • 市令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主管市场交易。汉朝大城市均置市长,然长安两市,一市置长,一市置令。长安市令属京兆尹。南北朝或置。唐、五代因之,职掌略同。唐朝府、州、县皆设市,以市令主之,另置丞、佐、史、帅等。员额

  • 商标局

    官署名。清末农工商部附属机构。掌理商标等注册事宜。官署名。北洋政府农商部原设商标登录处,民国十二年(公元1924年)五月五日公布《商标局暂行章程》,改为商标局。以局长、副局长为正副主官,局内分设五科办

  • 广谊司

    官署名。秩正三品,隶大都留守司。设于元至顺二年(1331),掌大都城内和雇和买、营缮织造、供亿物色等务。置令、同知、副使、判官各二员。

  • 平准丞

    官名。汉武帝时始置,隶大司农,佐平准令平抑物价。东汉置一人,秩三百石。和帝时改中准丞,以宦者为之。晋复旧称,隶少府。南朝宋避顺帝刘准名讳,改染署丞。南齐复旧名。北齐置为司农寺平准署次官。隋沿置,正九品

  • 革职责问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清制,对贪酷的官吏削去其职务并加以责问,称为革职责问。

  • 上供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三司置,掌诸州上供钱帛。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其事归户部度支司。

  • 旅帅

    官名。① 《周礼》夏官之属。为一旅之长,下大夫爵。郑玄注: “旅一党”,“凡军帅不特置,选于六官六乡之吏,自乡以下德任者使兼管焉。”孙诒让正义引江永说:“党出五百人为旅,旅帅下大夫,即党正也。”参见“

  • 引赞官

    官名。宋朝御史台置,补正名后,遇大礼可出为录事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