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神州陆沉

神州陆沉

神州:指中国。陆沉:国土沉沦。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桓温(312-373年),字元子,谯国龙元(今安徽省怀远县西)人,晋明帝婿。庚翼死后,继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出兵灭成汉,后率兵北伐入关中,以军粮不足而还。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再次率师北上,征途中,与诸将登平乘楼,眺望中原大地,慨叹说:“使国土沦丧,化为丘墟,王夷甫(王衍的字)等人不能不负其罪责。”(王衍:事迹见前“信口雌黄”条)在桓温的率领下,终于攻下洛阳。

【出典】:

晋书》卷98《桓温传》2572页:“温自江陵北伐……于是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例句】:

宋·朱熹《感事书怀十六韵》:“胡虏何年盛?神州遂陆沉。” 宋·陈经国《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 宋·辛弃疾《水龙吟·寿韩南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 宋·胡世将《酹江月》:“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清朝野史大观·卷四·原拳匪之乱》:“以区区康有为、大阿哥之故,几使神州陆沉,而爱新觉罗之祀,亦不二十稔而斩,是可谓太息者也。” 邹容《和西狩》:“中原久陆沉,英雄出隐沦。”


主谓 陆沉,陆地沉没。以中国陆地沉没来比喻中国的国土被敌人占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温)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百年丘墟,王夷甫(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清朝野史大观》卷4:“几使~……是可为太息者也。”△用以描述国土沦陷。→国破家亡↔国泰民安


【典源】 《世说新语·轻诋》:“桓公(温)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 (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书·桓温传》亦载。

【今译】 西晋末年,北方刘曜攻占洛阳、长安,西晋灭亡。次年,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朝中许多大臣希望收复中原失地,然而一直未实现。一次,大臣桓温与属下同乘大楼船,在江中北眺中原,不禁慨然说:“国土沉沦,百年基业成为荒丘废墟,身居宰辅之位的王衍等人只思自全,清谈误国,不能不承担责任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国土沦丧,内心忧愤。

【典形】 百年陆沉、陆沉深恨、神州百年、神州沉陆、神州陆沉、夷甫诸人、神州陆地沉、人说王夷甫、夷甫清谈。

【示例】

〔百年陆沉〕 宋 · 陈经国 《沁园春》:“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

〔陆沉深恨〕 清·夏敬观《八声甘州》:“对沧洲潮吞夕卷,恐陆沉深恨有难言。”

〔神州百年〕 清·丘逢甲《将之岭东劝学》:“神州百年感桓温,广武一叹同阮籍。”

〔神州沉陆〕 宋·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神州陆沉〕宋·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夷甫诸人〕 宋·陆游《夜登千峰榭》:“夷甫诸人骨作尘,至今黄屋尚东巡。”


【词语神州陆沉】  成语:神州陆沉汉语词典:神州陆沉

猜你喜欢

  • 牛马风尘

    象牛马似的奔走于道途,含有辛苦之意。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迎迦》:“牛马风尘,暂屈何忧。”主谓 牛马置于风尘里。比喻人处在不得志的时候。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暂屈何忧。”△贬义。多用于形容人

  • 冶长缧绁

    泛指蒙冤被囚。唐毛明素《与琳法师》诗: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 参见:○公冶罪

  • 昆奴

    同“昆仑”。清钮琇《觚賸.姜楚兰》:“愿假昆奴,速完邛遇。”【词语昆奴】   汉语大词典:昆奴

  • 桐乡归葬

    《汉书.朱邑传》:“〔朱邑〕少时为舒 桐乡(在今安徽 桐城市北)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

  • 悬貆素飡

    源见“尸位素餐”。喻无功受禄。汉 焦赣《易林.复之屯》:“悬貆素飡,食非其任。”

  • 河间经术

    借指儒家古文经典。唐杜甫《别李义》诗: “子健文笔壮,河间经术存。” 参见:○河献征书

  • 薜萝子

    源见“薜萝”。指隐居山林的人。唐孟郊《山中送从叔简赴举》诗:“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词语薜萝子】   汉语大词典:薜萝子

  • 五君

    源见“五君咏”。指魏 晋时名士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皆竹林七贤中人物。宋熊与龢《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山 王愧五君。”【词语五君】   汉语大词典:五君

  • 鱼饭羹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后魏王肃,字恭懿,其父于太和年间被南齐所杀,肃自建业逃奔魏,受到孝文帝(元宏)的礼遇。刚到北方,生活不习惯

  • 水月观音

    《法华经.普门品》载: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其中作观水中月影状者称“水月观音”。后遂以“水月观音”称仪容清秀俊逸的人物。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蒋凝侍郎亦有人物,每到朝士家,人以为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