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水

阳水

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多属实证。因外感风、寒、湿、热、暑邪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治宜发汗、利水及攻下等法。凡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起病即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面部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脉浮等证,宜疏风宣肺,清热利水,如越婢汤五皮饮等方。若见浮肿不退,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腹胀满,苔黄脉数等实证,宜清热逐水,用八正散疏凿饮子等。参见水肿、遍身肿条。

猜你喜欢

  • 疫喉溺涩

    病名。疫毒邪火炽盛下注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痧隐未透。治宜达邪解毒而利小便。可选用八正散合清咽利膈汤加减。

  • 横户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 吴辰灿

    【介绍】:清代医家。字鹤山。江苏无锡人。于1805年与高秉钧、姚志仁合纂有《景岳新方歌》一书。

  • 半天吊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

  • 太医院照磨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1322年(至治二年)只设2人,并兼管架阁库的收发物品工作。官阶正八品。

  • 吴渭泉

    【介绍】:见吴篪条。

  • 锁口

    证名。①见《外科辑要》卷三。指疮口不敛,周围组织渐高坚硬。多因疮疡溃后,感受风湿热毒,或不慎房事或饮食禁忌,或外用药物不当所致,可用银针挑破疮口四周,以木耳焙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消;亦可用丹药腐蚀;待

  • 水鹅掌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免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 顺气导痰汤

    《类证治裁》卷八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水煎服。治痰痞,痰结胸满。

  • 气月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由初之气至终之气各气所主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