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名鱼脐丁、鱼脐疮、脉骨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丁疮。”《疡医准绳》卷二:“若因开割瘴疫牛马猪羊之毒,或食其肉,致发疔毒,或在手足,
①十天干组合的变化关系。《标幽赋》:“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参见五门十变条。②古代文献名。为《难经》所引述。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嗌,亦作咽(《甲乙经》)。咽部的脉络。
【介绍】:见钱乙条。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详赤白带下条。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
【介绍】:见高濂条。
疝之俗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