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吴普本草》。为甘遂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代作品,撰人与撰年均不详。2卷。现有两种版本,其一刊于1860年,名《经验喉科紫珍集》,又名《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原题燕山窦氏原本,朱翔宇嗣辑。其二刊于1874年,名《喉症全科紫珍集》,
类中风病因之一。因突然惊骇,精神散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出《开宝重定本草》。即玳瑁,详该条。
指下眼睑,又称目下弦。见目弦条。
病名,水肿病之一,亦称风,出《素问·水热穴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又:“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诸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①又作辏。聚合、会合;就、趋,侵犯之意。《灵枢·百病始生》:“肠胃之间,水湊渗注灌,濯濯有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湊,其气必虚。”②通腠。湊理,即腠理。《文心雕龙·养气篇》:“湊理无滞。”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