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为往,后退为复。《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复。”气旺则前进,气衰则后退。
见黄帝虾蟆经条。
病证名。系因痘麻余毒未清,复受风邪而发(清·聂子因《眼科易简补编》)。症见眦角红赤糜烂,痒痛喜拭。治宜祛风清热解毒。用解毒消风散,血热重者加紫草、丹皮。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即缩儿胎。详该条。
书名。清·王士雄撰。分正续编,正编2卷,原名《回春录》;续篇8卷,原名《仁术志》。约成书于1843年。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热病、杂病等治疗验案。不分门类,每证自成一案。王氏论病,溯因辨证,处方强调随证变化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泥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病证名。又名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缝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厘米,到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即向日葵茎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