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系胎有伏热,热蒸于脾所致。《幼幼集成》:“小儿初生目闭,此胎热也。”眼胞属脾,脾之脉络为热所壅,故眼胞赤肿,不能睁开。热重者并有面红唇燥。治宜清热泻脾,用生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即胎前阴门肿。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即葱须,详该条。
五陷之一。指痘出稠密,其色如灰,根脚无红晕而顶陷者,为气血大虚所致。治法详白陷条。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指鼻涕清稀如水,喷嚏频频。参见鼽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薤白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曾注解《圣济经》。
①经外奇穴名。出《新针灸学》。位于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疫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