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抢食风

抢食风

病名。《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抢食风,又名飞丝毒,口中或食腥鲙之恶物,发泡者。”即呛食喉风。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银稔

    见《广州植物志》。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 扑粉

    一种外治法所用之药粉。亦称温粉。把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皮肤上而发挥药效者。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用煅龙骨、煅牡蛎、生黄芪、粳米,研成细粉,和匀扑身上止汗;生痱子用滑石粉扑身以爽身止痒。

  • 产后口渴

    病证名。见竹林寺轮应禅师《女科秘旨》。多因产后失血,多汗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火燥液涸所致。症见咽干口渴。治宜生津止渴。方用生脉散加花粉,石斛,知母。若因火燥液涸,消渴饮水不止,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止渴,

  • 尿石一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金钱草30~60克,海金砂(全草)、石韦各30克,车前子15克,木通6克。水煎服。功能通淋消石。治气结型尿路结石病。如因气结疼痛者加延胡索12克,川楝子9克;

  • 斑鸠窝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地羊鹊之别名,详该条。

  • 细须草

    见《安徽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 银花藤

    见《医学真传》。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 胶菜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 汗证

    证名。见《医学正传》。指汗出异常的症候。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景岳全书·杂证谟》:“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由于病情不同,汗证有阴汗、阳汗之分。并有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

  • 理瀹外治方要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