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便读》。为大豆黄卷之简称,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惑,迷乱眩晕之谓;大,言其甚也。本篇论述了登高俯视则惑的道理,以及善忘、善饥而不嗜食、不得卧、不得视、多卧、少卧等病证。而对于惑的讨论尤为详尽,故名。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来腹痛,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①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山姜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廉姜之别名。各详该条。
书名。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18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本书首叙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总论后列述内、外、妇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详该条。
病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治疗参见月经过多、经漏条。
五行归类中,肝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面赤、目痛、呕血、咳血,性情暴躁,甚则发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