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应钟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人参、天花粉、知母、黄连、苦参、麦门冬、浮萍、扁豆、黄芪各一两,黄丹少许。为细末,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治三焦虚,三消渴疾,日夜饮水无度。
证名。指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见《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多由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详见表寒证、里热证条。
运气术语。指客气六步运动中,位于司天,在泉右侧的二气。参见间气条。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8卷。清·周学海撰于1892年。作者阐述脉理,主张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但又认为当时流行的《濒湖脉学》过于简略,于脉理无所发明,遂参阅有关文献五、六十种,并结合个
出《素问·通评虚实论》等篇。以望诊测度病人形态的盛衰,体质的强弱,提供辨证治疗的参考。
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即纹色。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
血脉虚细。《灵枢·本藏》:“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