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有《本草要诀》1卷,已佚。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柿霜加工后的药材名,详柿霜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野棉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经拾遗方论条。
指色泽浮薄明亮。《灵枢·五色》:“薄泽为风。”张景岳注:“风病在阳,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泽。”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即向日葵茎髓,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P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另说:“在内踝上八寸”(《千金要方》);“在内踝上一寸”(《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颊。详见啮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