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6卷,已佚。
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指有流行性,因蛊毒引起腹部胀大,四肢浮肿,形体消瘦者。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医林绳墨·膨胀》:“至若蛊胀之症,所受山岚瘴气,或虫蛇蛊毒之物,遂使大腹作胀,肚见青红之纹。皆由山岚蛊毒之气,因
指骨缝。《灵枢·九针》:“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瘟疫的一种。见《丹溪心法·瘟疫》。即大头瘟、时毒、鸬鹚瘟。《医学正传·瘟疫》:“大头天行病,从颐颔肿热者,又名鸬鹚瘟。东垣有方用羌活、酒炒黄芩、酒蒸大黄加减。”亦可用芩连消毒汤等方。参见大头瘟、鸬鹚瘟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三。即酒刺、粉刺。详各该条。
【介绍】:见张锡驹条。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峻明。履贯未详。撰有《金匮要略正义》(又称《金匮读本》)。
见《泉州本草》。为胡颓子叶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