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该条。
病名。北方俗称热疮,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详疮条。
眼的部位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虚方。宛陵(安徽宣城一带)人。曾把古人关于治疗痘疹的要论以及家传治疗痘疹的方诀,加以编述,著成《痘科键》。
病证名。出《陈氏秘传》。指患肢短缩。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娑罗子,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口疳。“夏季秋热,小儿泄泻,或初愈未愈,满口皆生疳蚀,当有阻塞咽喉致危者。此皆在里湿盛生热,热气蒸灼,津液不生,湿热伤气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渗。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取其轻扬渗利也。”(《
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即经来咳血。详该条。
即精气严重耗损。表现精神萎靡,耳聋,视物不明,脉极迟或极数等证候。《难经·十四难》:“(脉)一呼……四至曰夺精;……再呼一至曰夺精。”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