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的一种作用。肝的功能正常时,如春天树木,充满生机,表现升发之象。但升发太过,则为肝阳上亢,反会出现头痛、眩晕等证候。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见该条②。
孕妇外感舌见灰黑。胎多难固。若面赤而舌灰黑,急用泻下以救其母,若面赤而舌微黑,仍须兼保胎,若面舌俱黑,则母子俱危(见《伤寒舌鑑》)。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黄芩、炙甘草各二两,人参、肉桂各一两,苦参、茯神各五钱。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治肝胆俱虚,热气上熏,口中常苦。
见《傅青主女科》。即年老血崩,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桃仁(去皮尖)、红花、苏木各一钱,青皮八分,乌药四分,独活六分,白蒺藜(去刺,捣末)一钱二分。水煎服。治痧症血结不散。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又名拭目、摩目,摩眼,揉眼。两手掌擦热后拭摩两眼。有明目作用。《圣济总录》卷一百十三:“气血得温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目多
【生卒】:十二世纪末【介绍】:南宋医家。字希范,号紫虚道人。南康(今江西南康)人。精心钻研医术。他以《难经》中论脉浮、沉、迟、数为纲,论述了各种病证,写成歌括《脉诀》1卷。并将杜光庭《玉函经》一书加以
见《中药大辞典》。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