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又名血汗、肌衄。详血汗条。
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可见于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治宜补气摄血。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0卷,已佚。
丛书名。刊于1641年。系明·王肯堂《医镜》与明·蒋仪《药镜》二书之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用药法则。指病在上部、浅表的,或新近得病,病程短的,以作用较单纯的奇方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张景岳:“近者为上为阳,故用奇方,用其轻而缓也。”
病证名。出《灵枢·经脉》等。即呕吐。详该条。
即头顶部。
小儿推拿方法名。《针灸大成》卷十:“小儿喉中气响,掐大指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