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古称剑突为心坎骨(见《伤科补要》卷一)。
舌中根红而尖燥黑。为脏腑皆热,而心经尤热。宜竹叶石膏汤合黄连解毒汤清心解毒(见《辨舌指南》)。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冲,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如葵。宁波(今浙江鄞县)人。名医赵献可之子。著有《痘疹论》等书,已佚。
【生卒】:十六世纪下半叶【介绍】:明代医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轻时喜读书,后学医,通脉理,注重温补之法。著有《脉诀》一书,已佚。
麻疹红润,五液俱全,多为顺证。清·郑卜年《瘄略》:“出瘄发热,时有微汗滋润,并汗、泪、鼻涕、唾、溺,此谓五液俱全,出时色红润,部位齐而透,此顺症也。”一般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小儿,在出疹时,先由头颈、
由胃直接分出的大络脉,它与十五别络不同。其循行径路自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出于左乳下的虚里,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即温肾。详该条。
喜饮热的汤水。属里寒证。宜温中散寒。也见于湿盛或痰湿阻滞的病证,宜燥湿理气或兼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