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外伤后瘀血和失血的病证。前者多见瘀血肿块,胀痛固定不移;后者或因体内某部出血,或血自诸窍溢于体外,并见头晕、心悸、口干等症。根据“血为气守”的理论,治以复元活血汤为主,酌加补气之品。如严重出血
【介绍】:见王肯堂条。
出《广志》。为鹌鹑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二卷。清·王宗显辑。约成书于1644年。上卷记述单味药药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证介绍方剂,并附救急方数则。
经穴名。代号GB30。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镮铫。别名膑骨。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屈股取穴。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
见焦氏喉科枕秘条。
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鸡肫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卫生宝鉴》卷十八。即阴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