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脾汤

猜你喜欢

  • 清金润燥汤

    《医学传灯》卷下方。沙参、葳蕤、薏苡仁、山药、石斛、黄芩、白芍药、桔梗、甘草、地骨皮、陈皮、芡实。水煎服。治秋伤于燥,内热咳嗽,肺火传于大肠而致肺燥作泻。

  • 张介石

    【介绍】: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撰有《资蒙医经》一书。

  • 赤鼻

    病证名。①小儿鼻色赤,乃脾胃实热,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如只微赤,则为脾胃虚热;宜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治之(《证治准绳》)。参见鼻条。②见《中医外科概要》。即酒齇鼻,详该条。

  • 苇根

    见《温病条辨》。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 敦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敦疽、足指发。即除大指(趾)外发于四趾之脱疽。证治见脱疽条。

  • 吴道源

    【介绍】:见吴本立条。

  • 外科启玄

    书名。12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1~3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4~9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均绘有图形;卷10附入《痘科珍宝》1卷。卷11~12

  • 环跳流痰

    病名。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详流痰条。

  • 红眼伤寒

    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即伤寒谷黍,详该条。

  • 榼(kě 渴)子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