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燥凉

猜你喜欢

  • 钩丁

    见《陕西中药志》。为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 神志不定

    神志异常症之一。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多因心气不足所致。症可兼见惊悸恐怖,恍惚健忘等。治宜安神定志,可用定志丸、宁志膏或千金镇心圆等方。

  • 寻常渴

    即渴。为与消渴区别,故称寻常渴。《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详渴条。

  • 肓俞

    经穴名。代号KI1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肾经。冲脉、足少阳之会。位于脐中(神阙)旁开0.5寸处。另说脐中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中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腹壁

  • 迎随补泻

    刺法。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较原则的提出了泻法为迎、补法为随的见解。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

  • 胃苓散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 眼楞

    眼的部位。见《医学纲目》卷十三。即眼弦。详该条。

  • 寒挛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 丫叉毒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即虎口疔。见该条。

  • 陈廷采

    【介绍】:见陈嘉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