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湿热条辨、温热经纬各条。
《灵枢经》篇名。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为溺、为汗、为泣、为唾、为髓,是为津液之五别。津液五别之道失常,癃闭而不通,则为水胀之病,故名。
①见《益都方物略记》。为月季花之别名。②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蛇根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眼科八廓之一。即地廓。《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水谷廓即地廓,地廓属脾,脾与胃为表里,胃纳水谷,故又名焉。”
针具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形如铍针的砭石。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一。即内托芪柴汤,见该条。
古代藉服用炼成的丹药和其它药物以求长生,这些药物统称外丹。
出亟斋居士《达生篇》。即“睡,忍痛,慢临盆”。古人以此六字概述临产时应注意事项。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郁金、黄柏、黄连各半两,巴豆十五个,松脂六两,清油一两。前四味为粗末,将清油炼熟,细细入松脂散尽,再细细入前药末,熬,以杨柳枝搅至滴水成珠收膏,外敷患处。治疮疖肿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