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弄舌

弄舌

①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蛇丝惊。即患儿舌头频频外伸,随露随收,并上下、左右掉弄如蛇舌者,与久露不收的吐舌有别。在温热病过程中往往见之。明·方贤《奇效良方》:“夫弄舌者,脾脏微热,今舌络微紧,时时舒舌。”舌乃心之苗,脾络系舌本,弄舌多由心脾积热所致。心热偏重者,多见面赤心烦,渴喜冷饮,甚者扰动欲惊;脾热偏重者,多见面黄腹胀大便黄稠而臭甚。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一般不宜过用寒凉,否则损脾耗液,最易变成疳证。②即吐弄舌,见该条。

猜你喜欢

  • 虚火

    ①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②阴盛格阳引起的假热症状。参见阴盛格阳

  • 佛手参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手掌参之别名,详该条。

  • 内伤头痛

    病证名。指人体脏腑、气血损伤,或内邪上扰所致的一类头痛。《景岳全书·杂证谟》:“至若内伤头痛,则不得以三阳为拘矣。”内伤头痛,一般起病较缓,时作时止,遇劳累受风,或情志刺激则常易发作,并有脏腑气血不足

  • 多食易饥

    病症名。①《幼科发挥》:“儿有多食而易饥者,此脾胃之邪热甚也。”治宜泻脾胃之火。用三黄枳实丸。②消渴症候之一。详消渴条。

  • 虚羸痢

    病名。出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古人对产后患痢,同时身体羸弱者,谓之虚羸痢。参见产后下利条。

  • 王处明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著有《玄秘会要针经》五卷。

  • 经来惯呕吐

    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呕吐。详该条。

  • 陈寨

    【介绍】:唐代巫医。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以咒禁为人治病,传说曾为人“换心”以治疗精神病。

  • 复明汤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 心悬痛

    证名。指心痛而兼悬荡感觉者。多因水饮或寒邪内留,气机上逆所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