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四声本草》。为硇砂之别名,详该条。
会,指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谓人体有365个穴位,是经络气血出入会合的地方。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舌边淡灰,中根淡紫。见于瘟疫邪热入营。症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狂妄烦躁,或自舌尖而不知痛。治宜清热解毒、清心凉营。
见济生方条。
即脱囊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书名。8卷。原题太医院手著,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1~6药性考,共载药415种(不分类),介绍其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7~8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
见《千金翼方》。即蒺藜苗,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位于足后。
病名。清·佚名《眼科捷径》:此病“绿水灌瞳人,与风绿障相同”。详绿风内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