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姜片虫病

姜片虫病

病证名。我国地方病的一种,因其虫形似姜片,故名。虫色赤如生肉,故又叫赤虫。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长江以北很少。本病可引起腹痛,腹泻,浮肿,贫血等症状,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但预后一般良好,姜片虫驱除以后,患者迅速恢复。若反复感染又不治疗,可导致重度营养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险。本病因食生菱角、荸荠等吞入姜片虫的囊蚴所引起。成虫寄生肠道上部,上犯胃气,下扰肠道,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等症。治疗用槟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须另服泻药,连用2~3天。病情严重,气血亏虚者,则宜补脾胃,先服参苓白术散;待全身症状改善后,再予驱虫

猜你喜欢

  • 提泡

    即发泡。详该条。

  • 小肠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 夜里串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号筒杆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纲目万方类编

    书名。又名《万方类编》。32卷。清·曹绳彦辑。刊于1800年。辑者以《本草万方针线》对《本草纲目》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共分107门,11713方。本书将《本草纲目》所附单

  • 蛊毒痢

    病证名。痢疾的一种类型。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八。又名蛊痢。由于患者正气内亏,感染毒疠之气,邪与气血相搏,入于肠胃,毒气蕴积,值大肠虚者,则便痢血,其特点为排出物如鸡鸭肝片。由于毒气盛热,侵入脏腑,

  • 玄武汤

    即真武汤,见该条。

  • 疫疠皰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 牙疼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即牙痛。详该条

  • 锁喉蛇瘴

    病名。《杂病源流》卷二十四。系由毒蛇瘴气中人,致咽喉肿痛或颈项肿痛者。“又有锁喉蛇瘴,岭南人多受朴蛇瘴气,项大肿痛连喉者。”或身发寒热、肿痛难咽。治宜解毒消肿。可选用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