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色微黄而滑,是风邪化热,尚未伤津,仍可清热透表;微黄而干,是邪已入里,如大便秘结,热已伤津,法当清里,不宜发汗。
【介绍】:见陈邦贤条。
【介绍】:见梅得元条。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病名,指咳而肠中排出气体者。《素问·咳论》:“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治用芍药甘草汤,清宫丸或桔梗汤加人参、茯苓、橘红、五味等。参见咳嗽条。
出《难经·四十四难》。七冲门之一。指胃上口。其上与食道相接。贲通奔,投向、奔凑之意。食物从此处奔入于胃,故称。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听会,见该条。
类中风病因之一。因突然惊骇,精神散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红大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