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出《证治准绳·痘疮》。即贯脓。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苔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学专著。元·李道纯撰,门人蔡志颐编。全书6卷。题名“中和”者。乃李道纯居室匾名,取《礼记》“喜乐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之义。书中认为,本一而用二,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有。故主张性命兼修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即肛漏日久,气血衰败,脓水淋滴者。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金沸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面部有恶寒感觉者。见《丹溪心法·恶寒》。多因胃中有寒湿,或胃气虚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如阳明气不足,则身已前皆寒,寒湿上逆,则面反不能耐寒,先以附子理中汤数服,次以升麻葛根汤去芍加参、芪、
出《灵枢·经脉》。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出后蜀《重广英公本草》。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