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
【源】 见《姓苑》(15,21,60)。【布】 江苏武进(314)、河南林县(343)、浙江萧山(209)、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人】 宠义,三国时蜀汉长史(21,62)。宠令图,五代时后晋人,李金署为中门使,见《姓苑》(15,60)。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陕西之韩城,浙江之余姚、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
三国时蜀有宠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宠羲),为长史; 晋代有宠遵; 五代有宠合图,中门使。
【源】 见《姓苑》(15,21,60)。【布】 江苏武进(314)、河南林县(343)、浙江萧山(209)、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人】 宠义,三国时蜀汉长史(21,62)。宠令图,五代时后晋人,李金署为中门使,见《姓苑》(15,60)。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陕西之韩城,浙江之余姚、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
三国时蜀有宠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宠羲),为长史; 晋代有宠遵; 五代有宠合图,中门使。
读音:Suǒjí【综】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索吉氏(259)。又,清正黄旗满洲领催六十六之妻为索纪氏(260),〔索纪〕似即索吉之异译。
读音:Diē《姓氏词典》据《姓考》收载。其注云: “系阿跌氏所改。”
读音:Měnggǔtái【综】元时蒙古人姓(24)。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忙古歹氏(13),而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蒙古岱氏(24)。〔忙古歹〕、〔蒙古岱〕等似均系蒙古台之异译。元
读音:Diā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或系取义彫琢磨练之义为氏(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ù【音】 古音彪(Biāo),见《正字通》(60,63),音Bù(76)及Fǒu(91),均误。【源】 见《通志·氏族略》(9,12)。【望】 汲郡(17,60,418)。【布】 大陆(91)
读音:Shé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秦国大夫余之后,由余姓转化而来。二是相传汉代有佘山,居民有以山名为姓者。佘、余两姓可能同出一源。佘姓早期主要繁衍于新安(今安徽歙县)。唐宋年间,福建、
读音:Yú现行罕见姓氏。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此姓系灌阳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Qǐshíliè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本金代女真族姓氏 (按: 在辽译作纥石烈),其汉姓为 “高”。至清,译作“赫舍里”,融为满族。
读音:Kuì/Kuey Kwei【源】 见《五音集韵》引何氏《姓苑》(86)。
读音:Róupù【源】 柔仆氏、羸土氏亦帝喾之末裔(19,21)。柔仆为国名,当以国为氏。或后改为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