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编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八卷。清代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见《忠武志》条。此书摘录前代儒家语录,分七个条目编辑成书,并加上作者本人的评议。七个条目为:“体道”、“致和”、“存省”、“修己”、“治人”、“闲道”、
十八卷。明夏言(1482-1548)撰。夏言,字公谨,号桂州。贵溪(江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著有《桂洲集》。本集所收凡赋、诗、词八卷,文十卷,共十八卷。卷首有年谱。夏言其未相时曾以词曲擅
四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人。道光进士,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等部侍郎。曾从唐鉴、倭仁学习程朱理学。同治七年(1868)任
清徐士俊撰。徐士俊,生卒年不详,清初戏曲作家。原名徐翙,字三有,号野君,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兼工文章戏曲音乐绘画,趣味丰富,多才多艺,尤爱观俳优之戏,以为骚人逸士兴会所至,若非此类不足称知己。与
不分卷。清叶万撰。叶万,字石君,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卷首载有汪士鋐、何焯、顾有典同校名氏。本书著录金石文字,采用洪适《隶释》之体例,多载全文,并注缺字之数、行列之式。其所载古碑,较《金薤琳琅》诸书,
①八卷。清张思齐纂修。张思齐,奉天辽阳(今辽宁辽阳)人,康熙七年(1668)知余杭县,在任时重视水利事业,开浚溪流,引溉田亩,昼夜在工地察巡,不辞劳苦。在任六年,百姓祥和。《余杭县志》康熙十二年(16
三卷。清朱亦栋撰。亦栋原名芹,字献公,号碧山,浙江上虞人,乾隆间举人,官至平阳训导。著有《十三经札记》、《群书札记》等。此书系《十三经札记》之第一种。全书分三卷,上卷三十二条,中卷二十四条,下卷二十四
六十四卷。明周复俊(1496-1574)编。周复俊字子吁。昆山(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工部郎中,云南布政使等。宋代庆元年间,四川安抚使袁说友属知云安县程遇孙等八人,曾编有《成都文类
二卷。清董诰等人编定。大学士董诰等人,奉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命于嘉庆十三年(1808)编成《授衣广训》一书。主要内容是方承观的《棉花图》,其它还有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乾隆、嘉庆皇帝的题诗等。此书有
十二卷,清黄元基修,吴苏海纂。黄元基,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灵山县知县。吴苏海,时任教谕。灵县自明代以来叠遭兵燹,卷帙散失,文献无徵。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林长存,博采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