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诗外传旁注评林

韩诗外传旁注评林

十卷。明代黄从诫撰。黄从诫,萧山人。生平、事迹未详。《韩诗外传》原是汉孝文帝时代韩婴撰著,据《汉书·艺文志》,共有六卷,但《隋志》以后,各家著录都将外传分为十卷。本书沿袭十卷分法。每页分上下两格,下格全录《外传》文字,训诂注辞于字旁,异音别字则在厚字之下加音注;上格则全录黄氏评语,对传义进行发挥;因此本书称为旁注评林。黄从诫在书首页称赞《韩诗外传》辞文并茂,因此博采典籍,训诂冠评,以便观览。《韩诗外传》杂引古事古语,证以诗词,所采辑的内容与先秦诸子百家的说法多有出入。本书即为之注解,训诂字义,考订读音,解释文义,校勘异同。注解文字浅显平易,校勘则证据确凿,言之成理。如注释“胡不遄死”诗句时称“遄,速也”;注释“匡坐而弦歌之”称“匡坐,正坐也”;对“鲍焦衣敝肤见”加注解“见,音现”;对“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加注解“亲在,则禄为重,身为轻”;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加注解“亲没,则身为重,禄为轻”。如此等等,实为读者良师益友。上格评语虽缺乏新意和独到见解,也尚能公正评述。但引证往往不标明出处,是其缺点。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论语手札

    三卷。朝鲜丁若镛撰。若镛著有《易学绪言》。是书为奎章阁所藏抄本。每半页有十行,每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全书共三卷。不释全部经书,只从《论语》各节中把有疑义的分别摘录出来,而按自己的见解论列之

  • 南溪诗话

    二卷。作者不详。此本原出自明三原王恕家。前有王恕子承裕序,称南溪为录诗者之别号,佚其姓名,当为胜国时人。本书所引,已有白珽、刘履诸名,则元末人所作无疑。本书杂抄诸家诗话,而不置议论。仿照宋人阮阅《诗话

  • 唐诗近体集韵

    三十卷。明施重光编。施重光字庆征,生卒年及里贯未详。是集以唐人近体诗分上、下、平三十韵编次。按上下平声分三十部,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并,与唐韵不同。唐人私相歌咏者,又与官韵不同。如东、冬二部,

  • 庚子销夏记

    八卷。清孙承泽(生平详见《尚书集解》)撰。此书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干支为庚子,故书名“庚子”。书始写于四月而终于六月,故书名“销夏”。此书为孙承泽记其所藏所见书画而作。卷一至卷三,记晋、唐、宋

  • 大涤山房诗录

    八卷。《试帖》一卷。清张吉安(1759-1860)撰。张吉安字迪民,一字树堂,号莳塘,晚号石牛居士。江苏吴县人。举于乾隆丁酉,官余杭知县,历摄浙东各邑,兴利去害,政迹显赫。卸任归田后,结社吟诗;又主讲

  • 江夏县志

    ①四卷,清马仲骏纂修。马仲骏,字澹庵,河南宜阳人,举人,官江夏知县。江夏县志,明万历以前无可考。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颜文选延邑人郭正域始修,其志不传。清康熙十二年(1673),命直省各修通志,省

  • 桃花源集

    ① 一卷。宋姚孳(约1106年前后在世)编。姚孳,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补武陵(今湖南常德)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有自序,称:“沅水去牂柯

  • 周易侯氏注

    三卷。辑佚书,唐侯果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侯果生平事迹不详,《唐书》儒学传褚无量传内有“国子博士侯行果”。马国翰认为行果乃其字,果为其名。《唐书·艺文志》不载此书。马氏据李鼎祚《周

  • 高闲云集

    六卷。元董养性(生卒年不详)撰。养性字迈公,乐陵(今属山东)人。至正中任昭化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作《高闲云赋》以自况,并以名集。前有洪武中王翌序,盛赞其诗文。此本仅诗五卷,赋一卷。文则亡佚。《四库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