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嘉鱼县志

重修嘉鱼县志

①八卷,续增一卷。清张其维撰。张其维,字德隅,山西蒲县人,举人,官嘉鱼知县。康熙十年(1671)县令李元震修嘉鱼县志,以前诸志,皆较略于李志。张其维莅任六年,奉修邑志之令,搜罗旧志,延李懋泗等人依据李志,重加编辑,于乾隆二年(1737)刻印,卷数比前志增加十分之六。封疆一门,载道里远近,详今昔名称。沿革形胜、山川古迹,切实而著明。赋役,条例前志繁多,制度不一,故用新制,细加说明。户口增减、积贮多寡,详明而显见。风土,以风俗醇醨,物产丰歉,察其源流详载。秩官、选举,以贤宦继起,名儒代兴,证其事实罗列。人物志中,将贤远、孝义、逸士、列女分类别入,采访无遗。艺文志中,将名宿诗文,择其关国计民生或题及山川名胜,如陶冶性情、吟风弄月之篇,虽有佳作概不采录。于释志者流,附见于外志,以备观览。② 十二卷。清钟傅益修,俞焜撰纂。钟傅益,福建武平人,副贡,官嘉鱼知县。俞焜,顺天人,出身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县令汪云铭重修后,历四十余年,至咸丰间,迭遭兵燹,嘉鱼首当其冲,其间事迹纷更,邑志不修,无从采录。同治三年(1864)兵燹初平,各州县奉檄编订邑乘,汇集以修省志。钟傅益搜求旧本,延俞焜等人分任纂修采访,取汪志参酌损益,至同治五年(1866)刻印。总纲序目排纂,自封域至外志,仍前编之旧。图考于卷首之中,取置卷一。分目自星野迄土产,无改易。如官师、宦绩、科第、贡监,月异而岁不同,贤达、逸士、孝义、列女,乱中屡见迭出,几经搜罗,各以类从,此志较前志增十之四五,于穷乡僻壤之中,遗漏不传者寡。艺文、杂体两志,增录者疏记类多,诗赋类少,不求文字之工,而重叙事之实。此志一遵前志,因革损益之处,体例如出一辙。

猜你喜欢

  • 益古演段

    三卷。元李冶(详见《测圆海镜》)撰。这是李冶写于1259年的关于天元术的普及著作。在自序中李冶称:“近世有某者,以方圆移补成编,号《益古集》,真可与刘李相颉颃。余犹恨其闭匿而不尽发,遂再为移补条段,细

  • 礼统

    一卷。南朝梁贺述(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凡所训释,大多确有根据;然往往不能得其出处,虽属梁人之作,颇似汉人之书。如天有镇神珍三义,一本《春秋说题辞》,一本《鹖冠子

  • 冕宁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英灿、李昭纂修。李昭字朗如,蓬州人,年未弱冠,即举于乡,屡荐未售,幕游大府,足迹遍豫陕燕鲁间,而秉铎冕宁者凡十年。冕宁县志向无刻本。嘉庆十七年(1812)县令蔡韵九因大府檄调邑

  • 海陵集

    二十三卷。《外集》一卷。宋周麟之(1118-1164)撰。周麟之,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为武进尉。绍兴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

  • 留春草堂诗钞

    七卷。清伊秉绶(1754-1815)撰。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墨庵,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员外郎。嘉庆三年(1798)为广东惠州知府,后任扬州知府。工书,尤擅隶书,

  • 离骚正义

    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

  • 诸史偶论

    十卷。旧本题进士柳州计宗道校。计宗道其生平爵里均不详。考太学题名碑,宏治已未科进士有计宗道,马平人。马平属柳州。可能即此人。但是自题为校,所以本书并非其所著。根据书中所引的史事,唐以前的内容较多,五代

  • 道德论述要

    见司马光《道德真经传》。

  • 戏瑕

    三卷。明钱希言(详见《剑》条)撰。钱希言在书首自序中说:“松枢十九山中有《戏锻》一书,戏瑕者何?刘勰尝云尹敏戏其深瑕,犹之唐人著刊误辨疑也。倘亦攻玉以石意乎?在昔郑康成不识车渠,蔡中郎不识反舌,崔融不

  • 四益易说

    一卷。清末民初廖平撰。意在阐明三易之源流。三易即指文王、周公作经,孔子作传。其主要内容有:,论三易之说出于周礼。认为东汉易学家只提到文王作易,至马、陆才添入周公。又据《礼运》考证孔子之易则承续于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