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许学四种

许学四种

五卷。金钺编著。金钺,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天津人。研究许慎的《说文解字》,至清代已成为部分学者的专业。不过对《说文》部首的研究,则始于唐代李阳冰的侄子李腾的《字原》一卷。据《崇文总目》云:“《说文字原》一卷,唐李腾集。初阳冰为滑州节度使,为李勉篆《新驿记》。贾耽镇滑州,见阳冰书,叹其精绝,因命阳冰侄腾集《说文》目录五百余字刊于石,以为世法。名之曰《字原》。”五代蜀林罕著《字原偏旁小说》,宋释梦英著《篆书字原刻石》,元周伯琦著《说文字原》。到了清代,研究偏旁(或曰字原)蔚成风气。吴照著《说文偏旁考》,蒋和著《说文字原集注》。蒋氏此书录五百四十部首,凡古文、篆文及笔迹小异隶变者,悉书之,并作正义、别义、辩证等注释。书的内容丰富。陈建侯之《说文提要》可谓精简蒋书而成。王筠就蒋和《说文字原表》改为谱牒式,名为《说文偏旁表》。金钺重为编订,并附蒋和撰《说文字原表》、王筠《说文偏旁表》于后。另外,此编还辑有金钺自己撰《说文约言》和诸可宝撰《许君疑年录》。此编为研究《说文》部首的重要参考书。《许学四种》目录:清蒋和《说文提要校订》二卷,清蒋和、王筠《说文提要增附》一卷,金钺《说文约言》一卷,诸可宝《许君疑年录》一卷。有民国八年(1919)天津金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毛诗正本

    二十卷。清陈梓(生平不详)撰。梓字桐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梓著是书,以序为主。梓以为,序为子夏与毛公合作,首句为子夏语,次句以下属毛公。又因郝京山最信小序,并据小序为说。故《毛诗正本》卷首有郝京

  • 消寒诗话

    一卷。清秦朝釪(生卒不详)撰。秦朝釪,字大樽,号岵斋。江苏金匮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由礼部郎中出为楚雄知府。工诗,尤善古文。《消寒诗话》于论古今人诗外。时述自己经历、创作及所闻、所见。宛平王

  • 无锡顾讷盦所著书

    八种,十二卷。清顾鸣凤撰。顾鸣凤字意诚,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诸生,曾官湖州南浔巡检、吉安典史等。其著作多有论西欧诸事及议国内历代矿税、西北边防等,可知有新派思想,如《泰西人物志》一卷。《武陵著作

  • 颍上风物记

    三卷。清高泽生纂。高泽生,字孔霖,清初颍上人。泽生少有文名,为诸生,县令常翼圣重其人,资之以入国学,卒不第。乃南游吴越,逾岭南,归以著书娱老。为文有法度。著述除此书外,尚有《南游日记》四卷。据道光六年

  • 四圣悬枢

    四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分为温病解、疫病解、痘病解、疹病解和伊公问等五部分。黄氏认为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岁气所致。小儿之痘病并非为胎毒,小儿之痘即大

  • 韵府群玉

    二十卷。元阴时夫(生卒年不详)撰。其弟阴中夫注。此为旧刻本所题。但据黄虞稷《千倾堂书目》载:阴时夫名阴幼遇或作阴时遇,字时夫。奉新(今属江西浔阳)人。数世同居。登宋宝祐九经科,入元不仕。其兄中夫,名阴

  • 周子年谱

    一卷。南宋度正撰。度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生卒年不详。绍熙元年(119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少从朱熹学,笃守师说。除本书外,尚著有《性善堂稿》等。本书是为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作的年谱。嘉定十四

  • 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

    见《万花楼》。

  • 此事难知

    二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王氏对仲景之学推崇备至,同时亦推崇其师李东垣的伤寒之论,于是乃著此书光大东垣之学,元至大元年(1308)撰成此书。此书集东垣医学论文、医学理论。专述东垣之绪论,于

  • 张文毅奏稿

    八卷。清张芾(1814~1862)撰。张芾字黼侯,号小浦,陕西泾阳人。道光士。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工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授江西巡抚。次年,奉命守九江。太平军攻占九江后,革职留任,退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