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吴先生辑粹
六卷。明王蓂编。王蓂,字时祯,金溪(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详见《忠义录》(辞目)。该集共六卷。因吴澄《草庐全集》卷帙浩繁,乃择其尤精者录之,以便诵读。吴澄为宋之名儒,其学虽沿习程、朱之说,而源实出于陆九渊。今观是集,其文多讲学之语,皆耿耿然,自有正气。该集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六卷。明王蓂编。王蓂,字时祯,金溪(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详见《忠义录》(辞目)。该集共六卷。因吴澄《草庐全集》卷帙浩繁,乃择其尤精者录之,以便诵读。吴澄为宋之名儒,其学虽沿习程、朱之说,而源实出于陆九渊。今观是集,其文多讲学之语,皆耿耿然,自有正气。该集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见《永乐大典》。
一卷。英国哲分斯(1836~1883)撰,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哲分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838年,法国人古尔诺首先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中,用以解决经济学中的问题,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人
不分卷。明闵珪(1403-1511)撰。闵珪一作阚珪,字朝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为明代名臣,以不肯阿服刘瑾告归。卒谥庄懿。有《闵庄懿集》,收入
十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撰。此书成于明崇祯十年(1637)。卷一总论医理,述说医学源流,入室门径,并有骨度部位及藏腑内景诸图。卷二论脉诊、色诊。卷三、卷四为本草征要,论述了五十余种常用药物。
不分卷。清汤球撰。汤球辑有《十六国春秋辑补》,该书共编辑了十八种史部久佚之书,包括萧方等的《三十国春秋》、常璩的《蜀李书》、和苞的《汉赵记》、武敏之的《三十国春秋》、田融的《赵书》、吴笃的《赵书》、王
七卷。明邵一儒编。邵一儒字仲鲁,山东海阳人。生卒年不详。是书成于万历四十七年(1620)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1621)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1621),故其序以泰昌纪元。徐献忠曾有《六朝声偶》,
① 又作《宋景文公笔记》、《宋景文笔记》。三卷。北宋宋祁(998-1061)撰。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徙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进士。历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尚书工部员外郎
一卷。清钱熙祚(详见《吴郡志校勘记》)撰。钱熙祚刊刻《文子》,又撰《校勘记》附其后。清人研究《文子》者,有许多人以为《文子》袭用《淮南子》,但也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是《淮南子》袭用《文子》。钱熙祚赞同
二十八卷。明曾鹤龄(1383-1441)撰。曾鹤龄,字延年,一字延之,号松坡,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第一,授修撰。正统三年(1438)与修实录,进侍讲学士,为当时著名文章
五十卷。令狐德棻(583-666)撰,令狐德棻,唐初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高祖入关,他任大丞相府记室,后累迁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唐初书籍散亡,他建议购求,使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