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画史

画史

一卷。又称《米海岳画史》。宋米芾(1051一1107)撰。米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称米南宫。吴(今江苏)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湖北,晚居江苏镇江,建海岳庵。米芾性情狂放,屡变其称,故史书记载不一。米芾天资高迈,能诗文,精鉴别,宣和时擢为书画学博士,官礼部员外郎、知淮南军。书法行、草得力于王羲之,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家”。其画师于董源,枯木松石,时有新意,亦如其文,清雅绝俗。米芾翰墨、绘画自成一家,尤精鉴赏,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海岳名言》等著作行于世。《画史》所记皆作者生平所见到的六朝至唐宋间名画,并且品评其真伪、藏于何家、何人所绘、风格特色乃至装潢裱褙,皆有所述。对其中收采的轶闻遗事,均以鉴赏之笔调录述成篇,而一直为历代鉴赏家奉为圭臬。其中有“王球,字夔玉,有两汉而下至隋古帝王像,云形状有怪甚者,恨未见之”句,《四库提要》以此认为米氏是书“未见而载”,而实际上,在正文中其后两页又录曰:“王球夔玉家古帝王像后一年余,于毕相孙、仲荀处见。白麻纸,不装像……”可见,米氏对此亦为亲见。《画史》亦载浑天图及五声、六律、十二宫旋相为君图等图谱之学,虽不属丹青之列,殆效仿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兼收日月交会九道诸图之例为之。米芾于此不以天文、韵学命名,而曰之“论天”、“论韵”,且不但称古今百家星历尽为妄说,更谓沈约“只知四声,求其宫声而不得,乃分平声为上下,以欺后世”。但考《沈约集·答陆厥书》、《梁书·沈约传》以及《南史·陆厥传》、《隋志》等俱言四声,故米芾所谓“求其宫声不得”者,所来无据,殆误记唐徐景安《乐书》以上、下平分宫商之语。米芾性情狂放,言谈诞肆,有“米颠”之称,是为一端。虽然如此,是书广收博采,叙述详尽,资料性强,仍无愧我国艺术史上颇具影响之绘画著作。有明刊本、《津逮秘书》本、明翻宋本、《画苑》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画论丛刊》本。

猜你喜欢

  • 得月稿

    四卷。元吕不用(约1360年前后在世)撰。不用,字开耕,初名必用,字则行。上虞(今属浙江)人。明洪武初,举教谕,因耳聋辞。自号石鼓山聋。此集为其孙风所编。共四卷,诗三卷,文一卷。前有洪武九年(1376

  • 水牛经

    三卷。旧本题唐造父撰。造父生平事迹不详。书中序称: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687)八月,收得一水牛有病。造父奏言,水牛与黄牛形貌相同,但治法不同,若依黄牛用药治疗水牛,则错。于是造父编辑此书,书中共有四十

  • 孔子弟子考

    一卷。清朱彝尊(详见《经义考》)撰。此书共列孔子弟子九十八人,先书知年岁者三十二人,次书不知年岁者六十六人。诸人事实从略,而详于历代封爵,搜采甚博,考据亦详。此书有康熙年间刊《曝书亭全集》本,道光十一

  • 禹贡解

    八卷。清晏斯盛(详见《楚蒙山房易经解》)撰。《禹贡解》一书,于《禹贡》诸家注解中多取清胡渭《禹贡锥指》,而又变易其体例。其中某些条目考辨亦颇精密。但大多是因袭胡渭之说而附益之。对胡渭之误,亦不能加以纠

  • 汉宋易学解

    不分卷。清王希尹撰。生平事迹未详。北书首上下经,次上下系辞及说卦、序卦、杂卦。篇首并有法式善序。其易解先讲易象,再及义理,意欲合汉宋诸家于一炉。然作者造诣甚浅,训诂甚疏,其解易多失本意。今存纪氏嘉庆年

  • 内黄县志

    九卷,清张古、张文凤、张鹏、黄弦修,周万金、王崇庆等人纂。张古,字希古,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人,嘉靖三年(1524)来任。张文凤,字公仪,号立斋,直隶常熟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十五年(15

  • 居士传

    五十六卷。清代知归子(生卒年不详)撰。知归子,是彭绍升亦称彭际清之法号。该书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人士(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成为记载历代居士比较完备的

  • 孝经集注附增删讲义

    一卷。明陈选集注。王期龄讲义。张惠春增删。王期龄字安又,宣城(今安徽宣城)人,生卒及事迹不详。陈选所注,循文敷义,详尽明晰。讲义则仿四子书讲义而作,以便士子肄习,参加科岁乡试会试。张惠春则增删而成定本

  • 石埭县志

    ①八卷,明黄蓥修,冯光浙等纂。黄蓥,江西赣县人,举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来任石埭县知县。冯光浙,石埭县司教。石埭县志自明弘治四年修后,已五十余年未经纂辑,且旧志历时既久,亦复残缺,无可稽考,黄

  • 通史它石

    三卷,明仇俊卿撰。俊卿字舜征,海盐(今属江苏省)人,万历年间任国子监博士,著有《海塘录》、《海盐志》等。《通史它石》取错玉之义,所论史事多关于人品治道。因卷帙浩繁,在天启年间,胡孝辕取其尤玮者,集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