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温热论 幼科要略附叶案存真

温热论 幼科要略附叶案存真

《温热论》一卷,《幼科要略》二卷,所附《叶案存真》二卷。清叶桂(详见《临证指南医案》)撰。《温热论》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叶氏口传心受的经验心得,实为叶氏临床经验的结晶,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是温病学说中的一部珍贵的文献。叶氏继承金元诸家学说,并在对热病规律的大量观察下,脱出株守《伤寒论》的范围,创立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理论体系,论述温病感受途径与传变规律,以“卫、气、营、血”为辩证施治的纲领,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用以划分热病的深浅和治疗步骤,提出伤寒与温病证治的不同。在诊断上又提出察舌、验齿、观察斑疹和白的辨析方法,成为温疹诊断的特点。为温病学发展提供理论与辨证基础。在治疗方面,主张根据卫、气、营、血之分,而四者又互有联系,提出了辛凉解表、甘寒养阴、清热解毒、滋阴救液等方法,创立了很多方药。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后世吴瑭所著《温病条辨》就是总结提高了叶桂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引申叶桂的学说,而使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临床学科。而叶氏此书亦成为今天研究温病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主要传本有两种,一为华岫云《续选临证指南》和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外感温热篇》原文即据此书。另本为《吴医汇讲》卷一名《温证论治》,内容编次与华氏本大同小异,章楠以此本加注,名《叶天士温热论》,后收入《医门棒喝》中。有《周氏医学丛书》本。《幼科要略》约成于乾隆十一年(1746)。叶氏认为四时气变,秽浊吸入,三焦受邪,多发为温病,若仍执前人之法,表散消导、清火通便,每易误治,遂结合个人四十年临证经验辑成此书。上卷从伏气起至冬寒止十余则;下卷从看三关法起至暑热止近十则。先论病因证治,次罗列治疗方剂,后载变通之法,下有小注,略加辨析。内容简要,治法井然,可供临证参考。后收入《周氏医学丛书》中。《叶案存真》又名《叶天士医案存真》。为叶万青将家藏方案及《天元医案》中所载叶案等,予以编辑而成。书中不分门类,以内伤虚劳病案为主。卷一以杂病为主;卷二以温热病案居多;卷三为运用仲景方之验案,如小建中汤、理中汤等案。其杂病诊治重视脾胃,对外感温热病的认识颇有创见。辨证确切,立法精当。卷末附马元仪《印机草》一卷及祁正明、王晋三医案数则。周学海又为其重新分门别类,并予以评点,更名为《评点叶案存真类编》。有道光十六年(1836)家刊本。上述叶氏三书有《周氏丛书》合刊本。

猜你喜欢

  • 郋园小学四种

    二十二卷。叶德辉(1864-1927)撰,叶德辉字焕彬,亦称奂彬,又字奂份,号直山,又号渲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次年返乡里,从事著述,广罗群籍,于目录校勘

  • 能改斋漫录

    十八卷。南宋吴曾(生卒年不详)撰。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应试不第,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后历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奉郎、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工部郎中等,后出

  • 中庸凡

    一卷。明崔铣(详见《大学全文》)撰。卷首有崔铣自序,录《戴记》原文,次为十论,文字旁边有注释,以联其相承之义,未尽的又标于上方。十论为总论,分上下篇,分道论,理论,性论,情论,忠恕论,鬼神论,诚论,尊

  • 阴符经注

    ①一卷。南宋唐淳撰。唐淳,号金陵道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阴符经注》一书流传于世。《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学者研究注释《阴符经》,始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注释《阴符经》者多家,各家从不同角度

  • 明季新乐府

    二卷。《附录》一卷清胡介祉撰。生卒年未详。胡介祉字存仁,号循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礼部尚书衔。秘书院学士兆龙之子。康熙间官湖北佥事道。此书共六十首,皆咏明季事。每首各有小序,注其本末。时《明史》尚

  • 意林

    五卷。唐马总(生卒年不详)所撰。马总字会元,陕西扶风人。他一生著述颇多,曾有《通纪》七卷、《意林》五卷、《年历》《奏议》等百余卷。梁朝时,庾仲容博采周、秦以来诸家杂记约一百七家,摘其要语为三十卷,名曰

  • 网山集

    八卷。宋林亦之(1136-1185)撰。林亦之,字学可,号月渔,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亦之是林光朝之弟子。光朝讲学于红泉,去世后,学者请亦之继其席。赵汝愚统管福建时,曾向朝廷推荐亦之,未及用而卒。景

  • 九谷考

    三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以《说文》为主要根据,考释黍、稷、稻、粱、麻、大豆、小豆、麦、苽等九谷。每一谷首列《说文》之说,后加按语,遍引经史百家,间用农家习沿之语,参验以播获季节

  • 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

    一册不分卷。德国布勒慈奈岱(生卒年不详)撰,石声汉译。撰译者始末未详。这是第一部对中国近代植物学文献所写的评论性专著,初刻于同治九年(1870)。原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介绍中国植物学典籍;第二编考证中

  • 琴史

    六卷。宋朱长文(生平详见《吴郡图经续记》)撰。此书专述琴典。前五卷记自古以来通琴理者共一百四十六人,附见者九人。上述每人各举其主要事迹。第五卷又分十一篇,一为“莹律”,二为“释弦”,三为“明度”,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