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月令明义

月令明义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螭若、细遵,号石斋,又螭,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即以终养归。崇祯初年官为右中台,因上疏救钱龙锡而降调。又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而斥革为民。后起为少詹事。道周性严冷方刚,不合流俗,官僚多畏忌之。后又上疏弹劾阁臣杨嗣昌而谪戍辰州,后以病告归。南明福王时官礼部尚书。唐王立,任为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率师至婺源抗击清军,兵败被执至江宁(今江苏南京),不屈而死。道周学识渊博,贯通古今,通晓天文历数,工书善画,文章风节高天下。著有《易象正文》、《三易洞玑》、《洪范明义》、《孝经集传》、《石斋集》、《骈枝别集》等。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取《礼记》中《月令》、《儒行》、《缁良》、《坊记》、《表记》等五篇为之作注,进呈于上,此书为其中之一。其说以二至、二分、四立皆归于中央之土,为取则于《洛书》之中五,而五气于以分布。此为岁功所由成,政事所从出,故作《月令气候生合总图》。又以《月令》载昏旦中星,故又作《十二月中星图》,每图又详载中星距极远近度数,及寅泰、卯大壮等十二卦彖、象,以此为圣人敷治之原。每一月分为一章,其日星度则名列原本于前,而别列授时历新测于后。先儒论说,大抵只推求差分,而不追改经文,至唐玄宗时始黜《月令》旧文,甚而附益时事,名为《御删定月令》,改置于《礼记》第一篇,故《开成石经》于昏旦中星皆改从唐历,至宋景祐二年(1035),仍复旧本《月令》,而新本唐《月令》别行。黄道周仿唐制《月令》之例别立经文,附以己说,并杂采《易》象、《夏小正》、《逸周书》、《管子》、《国语》等书,测验天文,推以数学,参稽考证,于经文颇有阐发。有康熙中刊本、《石斋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义乌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诸自谷修,程瑜、李锡龄纂。诸自谷,义乌县知县。义乌为秦代古邑,历史甚长,有志最早。宋代原有元丰、咸淳志。元时正邑人黄文献合宋两书而成正志。明代正统、万历、崇祯修数次,迄清康熙朝有十

  • 二梅公年谱

    二卷。为宋梅询和梅尧臣的年谱。其中《梅询年谱》(又作《梅昌言年谱》)一卷,宋淳熙中陈天麟撰;《梅尧臣年谱》(又作《梅宛陵先生年谱》)一卷,元正元中张师曾撰。陈、张二人均籍贯宣城(今属安徽),与梅氏同乡

  • 松潘记略

    一卷,清何远庆纂修。何远庆,曾任直隶松潘厅厅丞。何远庆任厅丞后,留心采访。于番部之数目,距城之远近,关汛之险易,幅员之广狭,以及民风、夷情、物产、水源诸事,或耳闻,或身历,笔之成书。名为《松潘厅记略》

  • 四书初学易知解

    十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详《易图定本》条。此书每章前为口义,后附论断,乃专为童蒙讲解而设,故曰“易知”。书中偶有偏激之见,如解《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谓不仅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即使合义之

  • 甲申廷臣传

    一卷。明李长祥撰。长祥字研斋,夔州(今四川东部)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翰林为史官,授少司马都帅于外。清兵入关后,被捕就义。著有《天问阁集》。该书记甲申廷臣,撰于顺治三年(1646)之后。卷

  • 伤寒全生集

    四卷。旧题明陶华(详见《伤寒六书》)撰。此书自序即搬用《伤寒六书》中《伤寒琐言》之序文,内容有论有方,采方较杂,且轻于立论。故后人认为此书非出陶华之手,而系伪托。卷一为五十二条,卷二为二十九条,卷三为

  • 监国鲁五年大统历

    明黄宗羲(1601-1695)撰。宗羲字太冲,号梨州,余姚人。康熙中举鸿博,荐修《明史》,均力辞。诏取所著书宣付史馆,史局大案,必咨之。卒年八十有六。著有《南雷文定》、宋元明儒学案等书数十种。学者称其

  • 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

  • 此山先生诗集

    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生卒年不详。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曾游京师,有诗名。与赵孟頫、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相唱和。此集为陈旅编定,袁桷、欧阳玄为序,揭傒斯作跋。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

  • 学舫

    无卷数。清代吴云(1811-1883)撰。吴云见《云谷寺志》条。此书是作者的一读书笔记,全书仿程朱语录体例写成,书中分条,每条标目,内容涉及《易》、《诗》、《书》等方面,有些议论缺乏科学性,如“论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