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清郭麟(1767-1831)著。郭麟字祥伯,号频伽,江苏吴江人。诸生出身,家贫,怀才不遇。客居江淮间,晚居嘉善至终。著有《灵芬馆诗集》、《樗园消夏录》等。郭麟在清代词坛地位很高,可与陈维崧、朱彝
二卷。李日华(1565~1635)、郑琬同撰。李日华,字君实,号竹懒,嘉兴(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明文学家,亦能书画,并善于鉴别。所作笔记,内容亦多论书画,笔调清隽
三卷。清言启方(生卒年不详)撰。言启方字俣卿,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其人学府甚深,一官冷落而郁郁以终。书中有咸丰七年(1857)门人魏邦庆、王禹畴跋。言启方著作甚多,该《存稿》收古近体诗数十首,其中有
一卷。清何寿谦撰。寿谦广西藤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崇焕字元素,明末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崇祯初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抗御后金。崇祯二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袁氏星夜驰援,但崇祯帝中反
三卷。附录《元纲论》一卷,《内丹九章经》二卷。唐吴筠(?-778)撰。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通儒典,文辞工美。隐居南阳倚帝山。后入嵩山,受正一法于潘师正。天宝初年,召入宫中,献《元纲》
九十二卷。陈仁锡(1581-1636)评纂。陈仁锡,字明卿,长洲(今江苏常州)人。明代著名作家。天启进士,以不肯撰魏忠贤铁券文落职。崇祯初召复原官,累迁南京国子祭酒。著述有《繄辞》、《易经颂》、《重订
一卷。清杨国佐、杨国桢(1782-1849)编。国佐事迹不详,国桢字海梁,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入赀为户部郎中,出任颖州知府,迁河南布政使、巡抚,调山西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授闽浙总督
五卷。不著编者姓名。此书为元、明人的杂剧选集,仅存杂剧五种。其一为元张寿卿所撰《谢金莲红梨花》;其二未著撰人,为《李云英风送梧桐叶》,其三为元关汉卿所撰《钱大尹宠谢天香》;其四为明程士廉所撰《帝妃春游
八卷。清王鼎(1720-?)撰。王鼎字条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太原。年青时,致力于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与人比试,后来科场无名,致力作诗,与人互相吟赏。其性情敦厚,少而沉静简默,承其家学,能诗,又
八卷。宋周行己(约1104前后在世)撰。周行己,字茂权,号浮沚,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进士,为本州教授,后官至秘书省正字,出乐清知县。著有《浮沚集》。行己文集多有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