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襄勤奏稿
三十卷。清岑毓英(1829~1889)撰。岑毓英,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官至云贵总督。是书第一卷起同治元年五月谢代理云南布政使恩折,迄七年十二月迤东厘金归并省局片,至第三十卷起是月旧疾稍痊销假视事折,迄十五年四月法国领事副滇,旧病势濒危等折。每卷奏议,都详列起讫,以使注意边务者,推究因革之原,讲求抚绥之用,是书体例全仿《曾文正公集》,对奏稿有廷寄明发谕旨以及批折之类,一概不载,使检者读者有莫详本末之叹。该书版本为光绪武昌督粮官署刻本。
三十卷。清岑毓英(1829~1889)撰。岑毓英,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官至云贵总督。是书第一卷起同治元年五月谢代理云南布政使恩折,迄七年十二月迤东厘金归并省局片,至第三十卷起是月旧疾稍痊销假视事折,迄十五年四月法国领事副滇,旧病势濒危等折。每卷奏议,都详列起讫,以使注意边务者,推究因革之原,讲求抚绥之用,是书体例全仿《曾文正公集》,对奏稿有廷寄明发谕旨以及批折之类,一概不载,使检者读者有莫详本末之叹。该书版本为光绪武昌督粮官署刻本。
四卷。明徐三重(详见《余言》条)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
一卷。清苏泽东辑。泽东字选楼,广东东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苏爵辅名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崇祯时曾任户部员外郎。唐王永历时任东阁大学士。唐王死后,他与何吾驺等在广州拥立唐王之弟聿,被封为建明伯,掌兵部
四卷。唐李复言(约831年前后在世)撰。李复言,字不详,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难考。公元830年游巴蜀,与进士沈田相会于蓬州,因谈及一些奇事,于是续牛僧孺的《玄怪录》,取名《续
《古书句读释例》之初名,见“古书句读释例”。
①十卷。清张三俊修,冯可参纂。张三俊,三韩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郯城县知县。冯可参,福建邵武县人,康熙七年任郯城知县。考《郯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颜若愚,再修于此
①三十八卷。清高登先修,沈鳞趾、单国骥纂。高登先康熙初年任山阴县知县。此志为康熙十年(1671)刻本。全书三十八卷,分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城池志,卷三署廨志,卷四至卷五山川志,卷六古迹志,卷七物产志,
二卷。清刘士毅撰。士毅,枣强(今河北枣强)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该书作于清雍正辛亥(1731),成于乾隆乙丑(1745)。自序说,孔子据国史而作《春秋》,书中哪些是国史旧文,哪些是孔子的新例,只有
十二卷。明陈仁锡撰。该书借剖析字句来发挥意义,虽取《本义》而亦有相异者。大抵据文臆断之处多,而研究古训之处少。因为陈氏本为文人,经学并不是他的专门所长。该书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始据副都御史黄登贤
一卷。原题吴唐滂(252-?)撰,清马国翰辑。唐滂,字惠润,三国时吴人,生于吴太元二年(252),撰有《唐子》十卷,约成书于吴亡入晋之后,其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从《意林》、《北堂书抄》、《艺文类聚》、
不著编者姓名。据卷后嘉定戴范云跋称“昆山徐氏所辑”,则是集为“徐乾学家本也”。集中所录凡二十二家:薛嵎仲《止云泉诗》,姚镛《雪蓬稿》,刘翰《小山集》,张良臣《雪窗小集》,叶茵景《适堂吟稿前集》及《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