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会县志

四会县志

十编首一编末一编,清陈志哲、唐盛松修,吴大猷纂。陈志哲,江西进贤人,进士,光绪十七年(1891)任四会县知县。唐盛松,广西郁林人,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明永乐间县令颜宾创修县志,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复事纂辑,年代已远,诸志皆漫漶无存。道光三年(1823)县令伍鼎臣重修,共十卷。光绪十七年(1891),县令陈志哲报请纂修县志,九月开局,聘绥江书院首席吴大猷总纂。稿成未付梓,陈志哲离任。十八年继任刘德恒,以前志为底本,重为订补。此志凡例未善者,删定改正,皆为吴大猷,而考订正谬补脱,则刘德恒。二十一年(1895),吴大猷辞去书院首席,将志稿重加编校,于二十二年(1896)志成。《四会县志》光绪二十二年刻本。全志共十编首一编末一编,分:编首,编一舆地志,编二建置志,编二经政志,编四水利志,编五职官志,编六选举志,编七人物志,编八艺文志,编九古迹志,编十杂事志,编末。此志纠正旧事之失,新事疏于抉择。旧志仅就《通志》采缀成书,于古来史传向未搜及,缺佚者多。如四会得名,考《汉书·地理志》,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之误。此志立厘金一项,是研究近代赋税的重要资料,其古迹志中杂出舆地、建置二门,与传统修志体例迥异。其志特点:一、结合实际,以水利为经政之大端,旧志入疆域,府志入舆图,省志附山川,另立目。二、职官志从府志,省志例列表,宦迹载表后,便于检阅。三、艺文,有关地方利病,建置得失及题咏名胜,分注各篇各条下,其他作者,虽有名句名篇,录本人传中。并从府志省志例,县中人士著述,不论已刻未刻,分经史子集,各载书目,此志长处也。其编十杂事志末有《续志》一篇,因志脱稿于二十年,次年奉裁兵之旨,又次年始奉文裁定,故经政志兵防篇未编入,刘德恒虑今不载,恐数十年后重修县志遗忘,时剞劂将竣,特增续志一篇,详细补载,附杂事志末。有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江苏各县志摘钞

    四册。佚名。明崇祯初年抄本。是册不著编者,所录皆明万历以前南直隶各邑志。首册所录为上元县志版籍、田赋各条,后三册所录为各邑田赋、水利及有关减轻徭治水之条议。明代江苏各志存者寥若晨星,此册虽非全书,然此

  • 伊阙造像题字目录

    一卷。清代方履钱(生卒年不详)辑。履钱,字彦闻,大兴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官至福建闽县知县。彦闻博学嗜古,天文地理、金石钱币、六书九章及梵策之典皆颇爱好。为官兼学,闲暇勤于笔耕,著述颇

  • 周官传

    一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师事马融,汉人家法,称述师说不嫌蹈袭,故郑玄《周礼注》不复别白马氏之说。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有不取者。取者,如马注“立其两”:“立卿两人”;“以媺诏王”:“告王

  • 葬礼

    一卷。晋贺循(详见《丧服谱》)撰《隋》、《唐》志均无《葬礼》之目,《通典》《太平御览》引贺循《丧服要记》外,又引贺循《葬礼》,盖本是两书,《丧服要记》拟《仪礼·丧服传》,《葬礼》拟《仪礼·士丧礼》也,

  • 韩子

    二十卷。周韩非(约前280-前233)撰。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师事荀卿。韩非所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力已受到削弱,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建议韩国变法图强,终不见用。秦王嬴政见到韩非的著作后,叹到:

  • 日本访书志补

    一卷。清杨守敬撰,近人王重民辑。杨守敬,详见《日本访书志》。杨氏出访日本期间,广收秘籍古本,编纂了《日本访书志》,但由于年老体弱,一些善本尚未整理、收录其中。王重民等人参考大量杨氏遗书、题跋,用数年时

  • 丹岩集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

  • 灵萱阁集

    八卷。明汤兆京(?-1619)撰。汤兆京,字伯闳,江苏宜兴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灵萱阁集》。是集为汤兆京诗文集,凡八卷。兆京廉正耿直,佐孙丕扬掌察典,尤力持公议,为群小

  • 麟经指南

    一卷。退修庵撰。退修庵,当为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前有自序,称自幼习经,以举进士为业。兵火之后,因闲暇,就“条分大意,立题命意”,并引先儒破题。该书从《春秋》中拟定一些题目,并作出破题,供土子科举

  • 奏议

    二卷。李颐撰。李颐,明代余干(今属江西余干县)人,字惟贞,号及泉。隆庆戊辰(1568)进士,官中书舍人,博习典故,负才名。万历(1573-1620)初擢御史,忤张居正,出知河南府,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