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

八卷。明虞抟(1438-1517)撰。虞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义乌(今属浙江)人。世医出身,幼年曾习举业,后弃而专攻医学,其曾叔祖曾受学于同代名医朱震亨。虞氏承其家学,对朱震亨之说亦颇尊崇。医术高明,著有《方脉发蒙》、《苍生司命》等书。虞氏之学以朱震亨为宗,参以张机、孙思邈、李杲诸家之说。提出了两肾皆为命门之说。认为命门为元气所司,性命所系。肾水和肾火是相互联系的,肾虽为水脏,实有相火寓于其中。首创了使用器械灌肠法。此书又名《新编医学正传》,成于正德九年(1515)。时虞氏七十八岁。目的在于“使后学知所适从,而不蹈偏门以杀人,盖亦端本澄源之义耳。”其基本理论皆宗《内经》、《难经》。全书三十九万字。书中首列“或问”五十条,对医学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辨析,以阐明前人未尽之意。然后分述各科常见病,分门论证,每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所述之证,皆采历代名家之言,伤寒宗仲景,内伤宗李杲,小儿科多宗钱乙,其余诸病,则以朱震亨要语及其所著为主,并选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方列之,以备参考,并结合自己心得论述内、外、妇、儿病证近百种,以论、脉、法、察进行介绍,总结出一千多方,包括家传方、个人验方等。虞氏虽与朱震亨同乡,颇受朱氏影响,但并不为朱氏学说及其他医家论点所囿。他认为,“朱氏之书,不过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备耳。若不参以诸贤所著而互合为一,岂医道之大戒哉?”故其论病是以朱氏论述及其方剂冠首,其次则选张从正、刘完素、李杲和作者本人及其他医家所说。书中对运气学说持批判态度,并批判以病者之所生年、月、日,合得病之日期,推算五运六气之法,认为是“以世之生灵为戏”,“杀人多矣”,劝世人“勿蹈其覆辙”。此书对理论研究及临床验证均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嘉靖刻本(残卷),万历五年(1577)金陵三山书舍吴江重刊本,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知耻斋文集

    三卷。清谢振定(1753-1809)撰。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因巡视东城,焚烧和珅宠奴所乘之车,人称“烧车御史”。后升为礼部员外郎,因劳瘁卒。谢振定少有才,尚气节,

  • 棠村词

    一卷,续一卷。清梁清标(生卒年未详)撰。梁清标著有《蕉林诗集》。此集为其所撰之词。前录龚鼎孳、宋琬、王士祯、王士录、尤侗、顾贞观、陈其年诸家评论清标词语,多为谀辞,殊难尽据,然清标所作,丽句清词,雍容

  • 易楔

    六卷。近人杭辛斋撰。为论述易例之书,所取汉宋相兼。第一卷说图书,以太极图为始,于图的来历考订详尽。第二卷说卦位卦名,一一列举汉儒有关先天卦位之经注,解释六十四卦卦名。第三卷说卦别卦象。第四卷说卦数卦气

  • 续百川学海

    一百零四种,一百一十七卷。明吴永编辑。吴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自宋人左圭所辑《百川学海》行世后,颇为学界推重,吴永乃搜集该书所遗佚之唐宋名贤著述,而辑为续编。丛书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共十二册,主要有:

  • 尚书笺

    三十卷。清王闿运撰。此书稍胜于王闿运的《尚书今古文注》,但其中仍多有谬误。如《尚书笺》解释“江汉朝宗于海”时说:“海潮至于寻阳。潮字本作淖,作朝者正字也,文从倝舟,日出舟浮是乘潮也。宗、古今字,众水会

  • 庐山纪游

    一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1796-1847),字子潇,河南固始县人,回族。道光进士,历任幕僚及书院主讲。藏书八千多卷,筑七经楼储之。攻诗文,通经史,晓水利,精历法,著述颇丰,其文见解创新,纂志之多,

  • 宋贤事汇

    二卷。明李廷机(详见《汉唐宋名臣录》条)撰。此书杂采史书、说部所载宋人行事,共二卷,分为四十三类。书首有自序,序中称:“宋之世风人材,颇类今日,言论行事,往往有可用者。”宋、明之季,儒者如出一辙,由此

  • 乾荣堂诗稿

    八卷。黄达劭(生卒年不详)撰。达劭,湖南湘潭人,字吉棠,清代诸生,卒于民初。是诗稿卷一至二,为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作品,收诗二百二十五首,为前一集。卷三至四为《蓼西庄集》,

  • 家范溯源

    不分卷。美国戈尔腾撰,中国任保罗译。全书共七章,分友爱、居家、父母、婴孩、遗传、教育等目,分别论述家庭中父母、子女以及社会关系等。此书原名为《理想家庭谈话》,为了训育启迪童蒙而作。全书宗旨皆归于上帝,

  • 西夏纪事本末

    三十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字春冶,号荀鹤、贞疾居士,别名秋水。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早年讲学阮元之诂经精舍,谋划海防,倡导海运,赈济灾区。工诗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