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仁聚堂法帖

仁聚堂法帖

八卷。清刘恕辑。刘恕字行之,号蓉峰。所居寒碧山庄,收藏颇富。此帖所收是采取旧刻及自藏墨迹。共成八卷,其中晋唐二卷,宋六卷。晋唐之书是取自《停云馆帖》、《戏鸿堂帖》、《余清斋帖》等。宋代之书多是其自藏,故多有伪书。宋四家中,如蔡襄“天际乌云含两重”诗、临王献之《十三行》、《谢宋义诗》与《资政谏议札》。苏东坡书《天庆观乳泉赋》。黄庭坚书《幽兰赋》。米芾书《丹青引》、《名花诗》、《晓行巴峡》与《游感化奇》二诗,全是赝品。其它如欧阳修《荔枝谱跋》、秦观《墨君诗》,更是伪书之劣者。还有宋代名人临古帖,如周越、唐珂、沈辽、刘寿、贺铸、米友仁、李之仪、赵奇、李常、刘挚、孙天觉、李处益等,皆伪造,与宋人无关。而其中多有临错处。刘恕又历数吴郡墨刻,明代则有《停云馆帖》与《墨池堂帖》,清代则蒋氏《敬一堂帖》、毕氏《经训堂帖》。刘恕以为自刻此帖,足以与毕氏相抗。岂不知毕氏《经训堂贴》之书,是经王梦楼鉴定,以刘恕鉴古之识,与王梦楼如何相比?有长州刘氏本。

猜你喜欢

  • 论语笔解

    二卷。唐韩愈、李翱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人、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邓州南阳人(今河南孟县),贞元八年(792)及进士第,官至刑部侍郎。愈“文起八代

  • 矩洲集

    十卷,附《樗亭集》一卷。明黄衷(1474-1553)撰。黄衷,字子和,别号病叟,南海(今属广东)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有政绩。著有《海语》。《矩洲集》为其诗集。十卷。集中分《吴

  • 牡丹史

    四卷。明薛凤翔撰。薛凤翔,字公仪,亳州(今安徽亳县)人,生卒年不详。薛氏本为例贡出身,后官至鸿胪寺少卿。当时亳州牡丹最盛,薛氏家园中种植最多。薛氏就撰写了《牡丹史》这本书。是书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一

  • 两汉刊误补遗

    十卷。宋吴仁杰撰。仁杰洛阳人,住在昆山。字斗南,又字南英,自号隐。通博经史,讲学于朱熹之门,进士。国子学录。有《古代周易》、《洪范辨图》、《两汉书刊误补遗》等著作。《补遗》十卷之中补《汉书》八卷,补《

  • 韵府纪字

    一卷。清汪汲录。汲字葵田,海阳(今广东潮安)竹林人。尚著《事物原会》、《十三经纪字》、《字典纪字》、《词名集解》等多种。是编专门统计《佩文韵府》所收韵字数目,谓上平声十五韵凡二千二百七字、下平声十五韵

  • 常语笔存

    一卷。清代汤斌(1626-1687)撰。汤斌见《洛学编》条。作者学说源于清代学者孙奇逢,介于朱陆二派之间。此书共有二十多条目,均是作者关于“存心”、“养性”、“稽古”、“敬身”等方面的心得。“常语”意

  • 春秋释地韵编

    六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著有《经义县解》、《甲子纪年表》、《玩古》、《续广博物志》、《旷论》、《酌雅堂骈体文集》等。《春秋释地韵编》卷首为《地名汇览》,将春秋时周及列国

  • 毛诗注疏校勘记

    七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罗致学者编印古籍,主编《经籍纂

  • 说文古籀补补

    共十五卷,其中《附录》一卷。近代丁佛言(生卒年不详)撰。佛言黄县(今属山东)人。是书为增补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而作。依吴书的体例,取所见秦前文字为吴书所未及者、新出土诸器之字、旧器尚无考释之字,余所补

  • 宗一圣论

    二卷。明吴应宾(生卒年不详)撰。吴应宾字客卿,一字尚之,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十四年(1580)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自目眚告归。居乡四十载,闭户著述,深于性命之旨。天启中以理学召,不赴,加左春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