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交通道路。起自长安(今陕西西安),穿越河西走廊至敦煌。汉代自敦煌以西分为南、北两条道。北道由敦煌至玉门关西行,越过盐泽(今罗布淖尔),沿天山南麓,经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到疏勒(今新疆喀什),西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可达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奄蔡(约在今咸海至里海之间)等国。南道由敦煌到阳关西行,沿昆仑山北麓,经于阗(今新疆和田),到莎车,过葱岭,可至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地区)。安息(今伊朗东北部及苏联土库曼一带)等地。南、北两道在木鹿城(今苏联土库曼共和国马雷市以东的巴伊拉姆阿里市附近)相会为一路。由此向西,可达地中海东岸。隋唐时又开辟了一条新道,由敦煌经伊吾(今新疆哈密)至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沿天山北麓西行, 经轮台(今新疆米泉)到怛罗斯(今苏联哈萨克共和国江布尔),由此向西可至地中海,向南行可达波斯(今伊朗)和大食(今阿拉伯地区)等国。隋唐时把沿天山北麓的路称为北道,沿天山南麓的路改称中道,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的道仍称南道。南、中、北三道是丝绸之路的千线,构成了中西方交流的大动脉。当时由此道西运的多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因而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运丝织品还有取道于海上者。汉代从番禺 (今广东广州)等地开航,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到身毒(今印度),由身毒转西方。隋唐时,中国船队西航到波斯湾,由此向西运至欧洲、非洲。元明时代,中国船只抵达了非洲东海岸与红海沿岸。因主要运输的也是丝绸、瓷器等物, 故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猜你喜欢

  • 三案

    明末宫廷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参见“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 铁榜

    明初,朱元璋命令将限制公侯特权的规定铸于铁板, 称“铁榜”。明初开国功臣,包括李善长、徐达等六国公,汤和、周德兴等二十八列侯,皆为世袭贵族。这些统治集团上层人物, 依靠特权,纵容豪奴破坏法纪,鱼肉平民

  • 李福协定

    见“中法简明条约”。

  • 匈奴的分裂

    两汉时匈奴因统治集团内争曾两次分裂。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五单于争立,是为匈奴第一次分裂(参见“五单于争立”)。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因连年旱蝗,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

  • 四公子养士

    战国时,齐有孟尝君田文,赵有平原君赵胜,魏有信陵君魏无忌,楚有春申君黄歇,都是贵族公子。他们担任将相,辅国持权,争相养士。孟尝君、春申君各有食客或宾客三千余人,信陵君有食客三千人,平原君亦有宾客数千人

  • 振武学社

    武昌起义前湖北的革命团体。1910年9月18日(宣统二年八月十五日)由群治学社改组而成。1910年(宣统二年)湖北群治学社被清湖广总督瑞澂侦破,致使该社活动陷于停止。李六如、祝制六、杨王鹏、章裕昆在新

  • 勃堇制

    女真族原始社会制度。勃堇为女真语,转讹为勃极烈,即后来满族所称之贝勒。意为部落之长。约出现于石鲁时期,但当时尚无官府设置。自乌古逎接受辽所授生女直部族节度使称号,始设官府属员。部落联盟出现后,又有都勃

  • 成都府战役

    北宋时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和保卫成都府的战役。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 高密事件

    清末山东高密农民阻止德国修筑铁路被镇压事件。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德国逼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取得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并可开采铁路沿线三十里以内矿产的特权。翌年德国强占土地房产,开工修路,破坏

  • 后唐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23年,沙陀贵族、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建立的王朝。李存勖祖朱邪赤心世统沙陀部落,因率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官至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又历鄜坊、振武、代北等道节度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