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霓裳羽衣歌

霓裳羽衣歌

【介绍】:

“歌”上一有“舞”字。白居易作。白居易宝历元年(825)三月由太子左庶子改任苏州刺史。诗中有“今年五月至苏州”之句,诗当作于是年秋。题下自注:“和微之”。微之,即元稹,时任浙东观察使。越州刺史。霓裳羽衣歌为唐时大型歌舞之一。舞者衣上白下红,作仙人装。诗先写元和间于昭阳宫所见之霓裳舞,从舞者衣貌至磬箫筝笛,细细写来,重点描绘了舞姿的优美。次写被贬后,在杭州曾教霓裳舞又写至苏州后,忽忆霓裳,求问元稹,唯得其歌,难觅舞者,不胜遗憾,末写恐霓裳舞失传。建议不论美丑,传谱授艺。表现了白居易对霓裳羽衣舞爱之深,思之切。也表现了他的音乐、舞蹈才能之高。毛奇龄说:“白乐天工声吕,故诗中每寓歌格、舞法。如《霓裳羽衣舞》曲,此世人所最难想象者。”(《西河诗话》)

猜你喜欢

  • 杜甫行迹

    徐小龙编绘。河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本书采用诗配画的形式,形象地描绘了杜甫的一生行迹。画为木刻,人物刻画生动,刀法熟练,颇见功力。书前有刘岘题词和陈天然序《淘尽狂沙始到金》。

  •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介绍】:此为杜甫大历三年(768)暮春在江陵送别友人王郎而作,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悲愤之情。全诗共十句,上下各五句,前五句押四平韵,后五句押四仄韵,句式长短错综,气势突兀横绝,跌宕悲凉。徐增曰:“子

  • 元白体

    诗歌风格。元稹、白居易两人之诗体格相类,时人称为“元和体”,亦称“元白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元白体”,自注:“微之、乐天,其体一也。”参“元和体”。

  • 岳阳楼别窦司直

    【介绍】:韩愈作。窦司直,指窦庠,字胄卿,善诗,时以大理司直兼管岳州(今湖南岳阳)。韩愈永贞元年(805)自阳山贬所量移江陵法曹,途经岳州,为作此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景。记述岳阳楼的胜况,铺写洞庭风涛的

  • 青枫独映摇前浦,白鹭闲飞过远村

    【介绍】:李嘉祐《送朱中舍游江东》颈联。两句写江东秋日美景,青白相映,动静结合,赋予江东闲雅的诗情画意,体现了李嘉祐的婉丽诗风。

  • 李大纲

    【介绍】:见李元纮。

  • 贾宗

    【介绍】:一作贾琮,唐人,事迹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胡威绢

    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其父胡质为荆州刺史,威前去探望。告归时,其父赐绢一匹,胡威跪下说:“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其父曰:“是俸禄之余,故以为汝道路粮耳。”胡威遂接受了那匹绢。见《晋书·胡威传》

  • 玉鸡川

    指洛水。相传汉高帝母游于洛水,有玉鸡衔赤珠出,高帝母吞珠而生高帝。故称洛水为玉鸡川。亦代指皇宫内的护城河。宗楚客《奉和幸上阳宫侍宴应制》:“紫庭金凤阙,丹禁玉鸡川。”

  • 蛰虫昭苏

    谓万物复苏。语出《礼记·乐记》:“蛰虫昭苏,羽者妪伏。”白居易《鸦九剑》:“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蛰虫昭苏萌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