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钱镠

钱镠

【生卒】:852—932

【介绍】:

五代文学家。字具美。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初以贩盐为业。乾符二年(875)为临安石镜镇将之偏将。光启三年(887)拜杭州刺史。景福二年(893)拜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天复二年(902)封越王。天祐元年(904)封吴王。后梁开平元年(907)封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卒,谥武肃王。治浙四十余年,留心治道,贡奉无阙,兴修水利,敬重文士,但亦颇奢侈荒恣。好吟咏,有《武肃王集》,今存于浙江图书馆。《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诗补编》补十八首;《全唐文》存文十五篇,《唐文拾遗》补六篇。事迹见新、旧《五代史》及《十国春秋》本传。

【生卒】:852—932

【介绍】:

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盐贩。乾符二年(875)为临安石镜镇将董昌偏将。光启三年(887)任杭州刺史,其后势力渐张。景福二年(893)任镇海军节度使。乾宁三年(896)攻杀董昌,占有浙东、浙西。天复二年(902)封越王,天祐元年(904)更封吴王。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封吴越王。在位二十余年,礼待文人,保土安民,发展生产。晚年荒淫奢华。卒谥武肃。善文工书,甚爱吟咏,有《武肃王集》行世。新、旧《五代史》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又6句,《全唐诗补编》补收19首、残诗1首。

猜你喜欢

  •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介绍】:朱湾作。山人,隐士。东溪,在宣州(今属安徽),一名句溪。诗前四句叙写行走山中访寻山人之经过;五、六句描绘东溪草堂景色之幽美;后两句用桃花源之典,抒写思古之情。清宋宗元评为“隐居光景如画”。(

  • 分头

    ①别分一头;另外。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十三:“拜陵日近公卿发,卤簿分头入太常。”②离别。温庭筠《过分水岭》:“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 下脱

    欺骗。顾况《行路难三首》之一:“秦皇汉武遭下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介绍】:韦应物作。德宗贞元五年(789),顾况自京贬饶州司户,途经苏州,时韦任苏州刺史,于郡斋宴请顾况等,因作是诗,顾有和作。此诗当时颇为传诵。37年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特作《吴郡诗石记》,盛赞此

  • 老牛舐犊

    牛爱其犊,故常舐之。比喻爱子之情。权德舆《璩授京兆府参军戏书以示兼呈独孤郎》:“老牛还舐犊,凡鸟亦将雏。”

  •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介绍】:李贺《老夫采玉歌》诗句。厌,通“餍”,饮食之意;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也感到厌恶。恨溪水,溪水常夺去采玉工的生命,故极言采玉工死后很久仍对溪水憎恨不已,这是一种指责统治者的

  • 赋得暮雨送李胄

    【介绍】:韦应物作。胄,一作“曹”,又作“渭”,皆非。李胄,《全唐诗》有诗,详见作者小传。诗以暮雨为题,送人东游。诗写雨中送别,妙在紧扣题目,极力渲染送别气氛。首句点雨,次句点暮,交待送别时、地。三、

  • 可惜

    ①令人惋惜。杜甫《莫相疑行》:“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权德舆《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之十:“可惜长安无限春,年年空向江南见。”②值得珍惜。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此日足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宿庐江寄广陵旧游》。桐庐江,钱塘江流经浙江桐庐县附近一段的别称,又称桐江。宋蜀本题中作“庐江”,误。作者求仕失意后漫游吴越,开元十七年(729)秋溯浙江西上,至桐庐时写下此诗

  • 太常醉

    见“太常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