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偶评

杜诗偶评

清沈德潜撰。凡四卷。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沈德潜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江南名士,诗文大家,著述宏富,尤嗜杜诗。其自序云:“予少喜杜诗,而未能即通其义,尝虚心顺理,密咏恬吟以求之,不逞泛滥,不蹈凿空,尤不敢束缚驰骤,惟于情境偶会傍通证入处,随手笺释,日月既久,渐次贯穿”,“全集一千四百余篇,今录三百余篇,皆聚精会神可续风雅者,学者深潜而熟复之,以次遍览全集,虽颓然自放之作,皆成大家。”知是编系德潜平时读杜,选录其中最佳最具代表性者,稍加评点而成,旨在编成一部较为完善各体具备的选本,故评论极为简略,然语少而精到,颇得要领。为后代学杜诗者所推重。版本甚多。有乾隆十二年(1747)赋闲草堂初刻本,后又有重刻本。另外,日本对此书最为推崇,有数次版刻,计有享和三年(1803),江户昌平喾翻刻本;文化六年(1809),上刻再版本;永嘉五年(1852),官版书籍发行所刊本;明治三十年(1897),京都田中治兵卫刊本。近世又有吉川幸次郎编辑的《杜诗又丛》本。可见其在日本国影响之深远。

猜你喜欢

  • 昌谷诗

    【介绍】:李贺作。这首长诗是写给家乡昌谷的颂歌。元和八年(813)春,贺辞官离京东归故里,他常去郊野观景寻胜,于这年五月一场雨后,写成了此诗。诗中描绘昌谷郊野和女几山的景色,描写兰香神女祠和福昌宫的景

  • 崔元翰集

    文集。唐崔元翰撰。权德舆《比部郎中崔君元翰集序》谓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崔元翰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崔元翰集》十卷。其集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七首,《全唐文》存文十三篇。

  • 仲舒帷

    史载董仲舒为博士,放下帷帐讲课,弟子间以入学先后相授业,三年不出户窥园,有的弟子卒业前也没有见过他的面。事见《汉书·董仲舒传》。后以“仲舒帷”谓人勤奋博学。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才雄子云笔,

  • 卞玉

    指卞和所献和氏璧。亦喻指贤才。郑愔《同韦舍人早朝》:“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 马武弹剑

    马武,东汉初名将。曾随汉光武帝刘秀征战,有战功,官至捕虏将军,封鄃侯。《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论》以“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于伊吾之北”称赞他。后因以“马武弹剑”比喻战将勇武。杜牧《东兵长句

  • 三杨

    指中唐诗人杨凭、杨凝、杨凌三兄弟。三人皆有文名,《新唐书·杨凭传》云,杨凭“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

  • 杜乔

    东汉人。历仕顺帝、桓帝二朝,为人刚正不阿,曾谏滥封梁冀子弟。为梁冀陷害,死于狱中。事见《后汉书·杜乔传》。后用为忠直之臣的代称。罗隐《经故洛阳城》:“跋扈以成梁冀在,简书难问杜乔归。”

  • 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

    五代韦縠原选,清冯舒、冯班评阅。冯舒(1593~1645?),字已苍,号默庵,又号癸巳老人;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老人,冯舒之弟。海虞(今江苏常熟)人,人称“二冯”,均以诗鸣于明末

  • 槐棘

    槐棘为三槐九棘的缩语,相传周朝于宫外树三槐九棘,标明三公与卿大夫朝见天子的位置。后因以“槐棘”代指三公九卿。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 周诵

    《史记·周本纪》:“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后以“周诵”泛指太子。李元嘉《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逖矣凌周诵,遥哉掩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