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牧作。唐宣州泾县有水西山,下临泾溪,林壑幽邃,有南齐永明中建崇庆寺,俗名水西寺。杜牧这首诗是为宣州幕吏时作。首二句说欲去还留,恐胜赏之不再。后二句进一步申述,谓碧溪之水为我含情,故我游兴未
退避让路。亦为一种路遇尊者、长者时表恭敬的礼节。白居易《伤友》:“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生卒】:792—?【介绍】:唐代女诗人。南海(今属广东)人。善刺绣。永贞元年(805)召入宫中,号为神姑。宪宗时度为女道士,赐号逍遥大师。《全唐诗》于“眉娘”名下录诗二首。事迹见《太平广记》卷六六引
【介绍】:李益作。苗发、司空曙,两人均为大历诗人,名列“大历十才子”之中。诗以暮风拂竹为抒情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怀想。造语清新,形象鲜明,意境清幽,韵味悠长。
〔日〕度会末茂撰。凡三卷。是编录杜甫七言律诗133首,诗后录前人诗话评语,而不另加注释解说,是一诗歌欣赏读本。有日本正德四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日本京华书坊奎文馆刻本。又有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编辑
【介绍】:唐代诗人。权,一作瓘。字仲堪。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中,任青阳县令,李白游青阳县南九子山,更名九华山,与高霁、韦权舆联句。《全唐诗》存其诗四句。事迹见唐李白《改九子山为
仲华,指东汉樊晔。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汉光武帝刘秀微贱时,曾因事被拘于新野,樊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及刘秀立为皇帝,征之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扬州牧。事见《后汉书·樊晔传》。后因以“仲华遇主”谓人
【介绍】:李涉作。据《唐诗纪事》卷四六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此诗记
【介绍】:李颀作。或谓刘十即刘迅,为刘知几第五子,行十。这是一首送别诗。该诗写刘十隐居修道、逍遥山水的隐士生活,同时劝勉刘十勿弃用世之志。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伤情,反而透出一种规劝的意味,希望刘十重
摧折之桐,名师可制为琴,奏出妙音。典出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杜甫《君不见简苏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