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乔

张乔

【介绍】:

唐代诗人。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隐居于九华山,又曾与许棠共隐于庐山。咸通中应举,不趋时俗,太子少师郑薰召为门下客。十一年(870)与许棠等应京兆府试,赋《月中桂》诗,众推第一。主试李频因棠久困场屋,首荐棠。次年棠及第而乔落选。广明元年(880)后归隐于九华。无成而终。工诗,有时名。与许棠、张、周繇合称“九华四俊”,复与许、周等称“咸通十哲”。长于近体,尤工五律。多纪行写景、送别寄赠、感怀咏物之作,写仕取失意、离别思乡之哀愁。《河湟旧卒》、《将归江淮书》、《促织》、《猿》等部分作品,反映边塞和战乱实际,同情民生疾苦,指斥侯门,较多现实内容。元辛文房谓其“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唐才子传》)。清贺裳称其诗有“入情之句”,“有一气贯串之妙,尤能作景语”(《载酒园诗话又编》)。《送友人进士许棠》、《游边感怀》等为传世佳作。《沿汉东归》“绝壁云衔寺,空江雪洒船”、《华山》“树粘青霭合,崖夹白云浓”等为写景佳句。《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乔诗集》二卷,有散佚。今传《张乔诗集》四卷。《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少数作品系误收。《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汤华泉有文考张乔生平。

【介绍】:

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两《唐书》无传。尝隐居九华山,与许棠、张?周繇并称“九华四俊”。又与许棠、?、周繇、郑谷等十二人号为“咸通十哲”。乔有诗名,《唐才子传》卷一〇称其“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贺裳谓“乔亦有一气贯串之妙,尤能作景语。”(《载酒园诗话》又编)存诗约170首,《全唐诗》编为2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猜你喜欢

  • 枕曲刘生

    代指嗜酒者。刘生,指晋人刘伶。刘禹锡《吴方之见示独酌小醉首篇乐天续有酬答》:“散金疏傅寻常乐,枕曲刘生取次歌。”参见“枕曲”。

  • 说话

    讲唱艺术。简称“话”。意为讲说故事。此种艺术形式隋代已有,侯白《启颜录》载,杨素之子杨玄感曾叫侯“说一个好话”。这是关于说话艺术的较早记载。唐郭湜《高力士外传》载,唐玄宗退位后居西内时,就经常听“讲经

  • 骑虎难下

    比喻作事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又难于中止。语本李白《留别广陵诸公》:“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 京口

    古城名,今江苏镇江市。三国吴时称京城,迁都建业(今南京)后,改称京口。武元衡《送陆书记还吴》:“我行经此路,京口向云阳。”刘禹锡《送从弟郎中赴浙西》:“又食建业水,曾依京口居。”

  • 梁竦

    东汉人,字叔敬。梁竦自负其才,郁郁不得意,常感叹“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见《后汉书·梁竦传》。后因以“梁竦”喻指人志存高

  • 光景

    ①本指阳光,引申指气候。白居易《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近南光景热,向北道途长。”②时光;日子。刘禹锡《百舌吟》:“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良时光

  • 阁栏

    唐代川东地区的一种木房。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二:“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都大似巢居。”

  • 李从浦

    【介绍】:见李从谦。

  • 宁武愚

    宁武,春秋卫大夫。名俞,谥武子。《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后用“宁武愚”指人处于乱世而能够装愚作傻以全身远害;也借指人愚憨。张九龄《

  • 张莹

    【介绍】:《全唐诗》误作张茔。字昭文,连江(今属福建)人。大顺元年(890)进士。官终礼部尚书知延州。《全唐诗》存断句1联,《全唐诗补编·补逸》移正为刘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