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贯珠

唐诗贯珠

清胡以梅撰。以梅字燮亭,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清初唐七律选本甚为盛行,此亦一种。全书共六十卷,选唐人七律约2400首,几占《全唐诗》七律总数四分之一。对于初、盛唐之粗疏肤浅失律意者,或中、晚唐之空虚卑弱无腻致者,皆不收,故所选皆较整饬工稳,内以“倡酬”、“旅怀”、“寄怀”、“艳情”等分类编排。每首诗后都有笺注,分析亦详,既有典故的笺释,又有章法结构的评析,虽不精彩,也足资参考。只是个别诗,在笺释方面显得有点过分繁琐冗长。值得注意的是,胡氏把李商隐的《无题》诗全都列入“艳情”类,而不作政治诗理解,可以见出他对这些诗的基本态度。全书约70余万言,其耗费之心血已可想见,为研究唐人七律的重要选本。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胡氏素心堂刻本,内框则题为“唐诗贯珠笺释”。

猜你喜欢

  • 莫相疑行

    【介绍】:杜甫于永泰元年(765)辞严武幕职后作。莫相疑,即不要疑忌。诗成之后,拈末三字为题。诗人抚今追昔,不胜悲慨,表现了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厌倦和憎恶。

  • 云端和尚

    【介绍】:五代时僧人。与泰钦、郁山主同时。《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偈1首。

  • 崔秀文

    【介绍】:唐代散文家。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生于宝应元年(762)前,卒年不详。王仲舒之外兄。年未三十而逝,以处士终身。工文。主张文章要深而通,简而茂,华而不流,纯而不朴,反对雕刻风月、衒奇弄巧、拘

  • 刘伯翁

    【介绍】:行大。贞元末与窦群同为谏官,元和间贬为金州员外司马。窦群道出湘中时曾与之唱和。《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咸阳怀古

    【介绍】:刘沧作。咸阳,秦朝都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这是一首咏古感怀七言律诗,章法别致,前四咏古,气魄甚大,后四写景,宛如画图。清陆次云《晚唐诗善鸣集》云:“上下两截,绝不相蒙,怀古情深,正在此处。

  • 麻衣

    ①指丧服。王建《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汉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②布衣,白衣。唐代举子所穿之服,因而常用来指称未出仕之人。韩偓《及第过堂日作》:“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麻衣谒相庭。”

  • 沈颜

    【介绍】:字可铸,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曾祖既济、祖传师皆负文名。天复初进士,授校书郎。后避乱至湖南,为楚国巡官,后仕吴,历兵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顺义中卒。《十国春秋》有传。文才敏捷,时呼“下

  • 饷田

    送饭食到田头。白居易《观刈麦》:“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介绍】:高适作。诗当为乾元元年(758)秋在东都洛阳作,时高贬官太子少詹事。李、王二人贬官远地,高适作此诗以送别。诗中频致慰问,寓情至深:首尾二联直抒胸臆,对遭贬的友人深表同情、劝慰之意;中间二联融

  • 嵇氏幼男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恨恨,如何可言?”后因以“嵇氏幼男”为哀伤子女失去父亲或母亲之典。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